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零四章 很容易解决(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些钱去哪儿了?”尚德冷冷问道,“是用来升级设备了吗?还是发给了被拖欠工资的工人?都不是。它们变成了某人在三亚购置的两套海景别墅,和他儿子在伦敦每年百万英镑的留学开销。”

现场哗然。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闪光灯如暴雨般闪烁。

尚德继续公布股权转让意向书、债权银行支持函、核心工程师回归承诺书……每一份文件都像一块砖,垒起了新石小的基石。

“因此,我正式宣布:即日起,由我本人牵头成立‘新石基业联合体’,全额收购石小集团现有股东股份,总估值按净资产评估基础上溢价30%执行。所有交易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几位面色铁青的官员。

“同时,我请求省纪委监委介入调查恒源资本非法质押国有技术资产一事。若查实存在权钱交易、利益输送行为,我将以受害企业代表身份提起民事诉讼,并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话音落下,掌声雷动。不是来自记者,而是从门口涌入的一群人??穿着旧工装的老技工、抱着笔记本电脑的年轻程序员、甚至还有拄拐杖的老工程师。他们是石小残存的技术骨干,自发前来见证这一刻。

发布会结束不到两小时,网络舆论全面引爆。“#石小重生#”“#中国芯不能亡#”等话题冲上热搜榜首。多家央媒转发报道,称其为“民企自救典范”。更有半导体行业联盟发来联名信,表示愿提供技术支持。

然而风暴中心的任军却陷入绝境。当晚,他紧急召集心腹开会,地点选在郊外一处私人会所地下密室。

“尚德这是要置我于死地!”他砸碎茶杯,怒吼道,“他哪来的钱收买那么多股东?哪来的证据?这不可能!”

一名幕僚低声提醒:“老板,那份专利质押合同……按规定应存档于市产权交易中心,但他手里的是原始签署版,说明……内部有人泄密。”

“查!给我彻查!”任军双眼通红,“尤其是人力资源部和法务部,所有人调岗隔离!”

但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咆哮的同时,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已接到匿名举报材料,正准备立案初查。而省纪委巡视组也因舆情升温,决定提前进驻五溪商会开展专项督查。

三天后,局势急转直下。三家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股东宣布加入重组阵营;两名曾参与决策打压微电子板块的former高管主动辞职;甚至连一直沉默的地方政府也开始表态:“支持优质资本参与国企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尚德趁势推进重组进程。新董事会筹备组成立,吴老出任独立董事,叶开娥被任命为执行秘书长,负责协调各方资源。与此同时,第一批回归的技术团队已入驻临时办公区,重启S1芯片的迭代设计工作。

一个月后,春寒料峭,石小园区迎来久违的热闹。施工队进场翻修厂房,新型洁净车间图纸完成终审,国内某头部晶圆厂同意优先排片支持试产。更令人振奋的是,工信部某专项基金破例批准一笔五千万元扶持资金,用于“国产电源管理芯片产业化项目”。

而在这一切背后,尚德始终未松懈警惕。他知道,真正的决战尚未到来。

某个深夜,叶开娥加班至凌晨,走出办公楼时发现尚德仍在会议室查看文件。她端了杯热咖啡进去,看见他正盯着电脑屏幕上一段视频??是十年前石小周年庆典的影像资料。年轻的CEO意气风发地宣布:“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部中国制造的设备,都跳动一颗石小芯。”

“你看,那时候大家是真的相信。”尚德轻声道,“不是为了赚钱,是为了争一口气。”

叶开娥坐到他身边:“现在也可以。”

“可以。”他微笑,“但我们不能再靠情怀活着。这一次,我们要用利润说话,用市场份额说话,用全球客户的选择说话。”

翌日清晨,尚德主持召开首次战略闭门会。会上,他提出“双轨制复兴计划”:一方面,以S1-Pro为基础推出商用版本,主打工业控制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另一方面,组建“极光实验室”,秘密研发下一代全自主架构芯片,代号“昆仑”。

“昆仑?”有人问。

“因为我们不能再仰人鼻息。”尚德站起身,目光如炬,“美国卡我们脖子,我们就自己凿穿喜马拉雅。就算耗尽一生,也要为中国造出真正意义上的‘心脏级’芯片。”

会议结束时,天空放晴。阳光洒在崭新的厂牌上,四个大字重新焕发光彩:

**石小科技**

几天后,叶开娥整理档案时,在一本尘封的旧年报附录里发现了一段未曾公开的文字。那是十年前董事长写的寄语:

>“我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跌入谷底,也会有人选择放弃。但我更相信,只要种子还在,春风总会再来。当那一天来临,请记住:不要怜悯过去的失败,要去创造未来的答案。”

她将这段话拍照发给尚德。许久,对方回复:

**“我已经等了十年。这一次,春天不会走了。”**

窗外,桃花初绽,运河水波光粼粼。一艘货船缓缓驶过,船头写着“振兴号”三个红漆大字。江风拂面,带着泥土与希望的气息。

石小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