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很容易解决(第1页)
叶开他们回到酒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多。
吴老师典型的老年人生活,习惯了早睡早起,今天算是破了例,于是刚刚回去就分开,洗漱睡觉。
叶开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就接到了黄友恭的电话。
。。。
夜色如墨,惠山山顶的风愈发清冽。叶开娥站在尚德身旁,望着他侧脸在月光下勾勒出的轮廓,那双眼睛深邃得仿佛能穿透十年光阴。她忽然意识到,眼前这个男人早已不是外界传闻中那个靠资本运作起家的冷面投资人??他是带着使命回来的。
“你知道最讽刺的是什么吗?”尚德忽然开口,声音低沉却清晰,“石小当年停产S1芯片,不是因为技术不过关,而是因为市场部一份伪造的‘用户反馈报告’。说产品稳定性差、返修率高。可实际上,那批芯片装进了三万台国产路由器,连续运行三年零故障。”
叶开娥心头一震:“又是恒源?”
“对。”尚德冷笑,“他们先用假数据压垮口碑,再以‘技术落后’为由砍掉产线,最后低价收购知识产权。一套流程下来,干净利落,连审计都查不出问题。但这次……我不会再让他们得逞。”
他从怀中取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纸,递给叶开娥。她展开一看,是一份手写名单,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过去五年离开石小的核心技术人员姓名、去向与联系方式。
“这是……”
“我的重建计划第一部分。”尚德语气平静,“我已经联系了其中四十七人。二十九人愿意回来,条件是公司必须彻底摆脱五溪商会控制。还有八个人在国外顶尖实验室,但他们答应,只要我们重启自主设计平台,他们会以顾问形式远程支持。”
叶开娥呼吸微滞。这不仅仅是一次并购,而是一场精密的战略反攻。尚德从一开始就不是要买下一个垂死的企业,而是要在废墟之上重建一支属于中国的芯片军团。
“吴老今天下午给我打了电话。”她低声说,“他说省国资委已经开始关注恒源资本的资金流向,如果我们在发布会上公开质押合同原件,可能会触发专项调查。”
“正合我意。”尚德眸光一闪,“任军以为躲在幕后就能全身而退,但他忘了,一旦牵扯境外空壳公司和国有资产流失,这件事就不再是地方可以压下的内部事务了。”
两人沉默片刻,远处城市的灯火在雨后显得格外明亮。南长街的方向,运河依旧静静流淌,倒映着千年不变的星河。
第二天清晨七点,石小总部大楼前已聚集大批记者。发布会定于九点举行,但消息早已不胫而走:尚德将公布一份涉及百亿资产转移的证据链,并宣布启动全面重组。
酒店套房内,尚德正在更衣。黑色西装熨帖平整,领带打得一丝不苟。叶开娥坐在沙发上核对着最后一遍PPT,手指微微发颤。
“紧张?”尚德瞥见她神情,轻声问。
“怕你太狠。”她抬眼看他,“一旦把所有底牌掀开,就没有回头路了。”
“从来就没打算回头。”尚德扣上袖扣,目光坚定,“你以为我只是为了救一家企业?我不是。我是来清算旧账的。十年前,石小倒下的那天,我亲眼看着父亲跪在银行门口求贷款展期,被保安推搡出门。那时我就发誓,若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我要让所有参与埋葬它的人,跪着求我放过他们。”
叶开娥怔住。这是尚德第一次提及自己的过往。
“你……也是石小的人?”
尚德点头:“我本名尚启明,我爸是石小原财务总监。九年前公司破产清算时,他因‘涉嫌做假账’被立案调查,三个月后,在看守所突发心梗去世。等案件撤销时,尸体都火化半年了。”
空气仿佛凝固。叶开娥终于明白,为何他对每一个细节都如此执着,为何能在看到那份专利质押合同时眼神骤冷如刀。
“所以你是重生回来的?”她喃喃道。
“是。”尚德直视她的眼睛,“我重生在三年前,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布局,就是为了这一天。我不只是想复活石小,我要让它成为一把刀,插进那些蛀虫的心脏。”
九点整,发布会准时开始。会场设在石小原研发楼一楼大厅,曾是员工每日打卡的地方。如今墙上还残留着褪色的标语:“创新引领未来”。
尚德走上台,全场寂静。他没有开场寒暄,直接切入主题。
“各位媒体朋友,今天我想讲一个故事。”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整个空间,“关于一家中国企业如何被精心谋杀的故事。”
随后,大屏幕亮起。第一张图是石小近三年研发投入曲线??逐年下降,直至归零。第二张是员工人数变化统计表:从五千三百人锐减至不足八百。第三张,则是那份由林婉提供的高层会议纪要扫描件,清楚显示每次战略调整均由五溪商会代表提议并通过。
“这不是经营失败。”尚德一字一句地说,“这是系统性肢解。有人用三年时间,把一家拥有完整产业链、自主核心技术的企业,变成了待价而沽的地产资源包。”
接着,他展示了恒源资本的股权结构图。层层嵌套的离岸公司最终指向任军妻弟名下的私人账户。更有银行流水显示,过去两年间,石小技术子公司累计向该账户支付“外包服务费”共计2。3亿元,而对应项目无一交付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