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0章(第1页)
第820章
大殿之内,金碧辉煌,晨光透过高窗,洒在光可鉴人的金砖地上,映照出氤氲浮动。
鎏金蟠龙柱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紫袍玉带,肃穆无声,然而空气中却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紧张,仿佛暴雨前的窒闷。
龙椅之上,皇帝赵真指尖轻叩扶手,面容隐在十二旒白玉珠后,看不清具体神色,但那微微前倾的身躯,却透露出他对今日议题的专注
议剿灭白沙沟悍匪彭莽的功臣,吴承安及其部众的封赏。
何高轩刚陈述完自己对吴承安的抬举,话音才落,一个沉穆如古钟的声音便打破了寂静。
“陛下,老臣以为,此事还需慎议。”
众人目光齐刷刷望去,发声者正是当朝太师、文官之首李崇义。
他手持玉笏,缓步出列,雪白的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绛紫色朝服衬得他身形愈发挺拔,虽年过花甲,目光却锐利如鹰。
他微微躬身,声音平稳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份量:“吴承安之战功,目前仅凭其一部之言,尚未经有司核实查验。”
“沙场征战,斩获首级、缴获物资、战场勘验,皆需一一核对应证,此乃军国制度,岂可因一时捷报而废弛?此其一。”
他稍作停顿,目光扫过对面几位跃跃欲试的武将,继续道:“其二,吴承安其所部兵卒,多为昔日啸聚山林的悍匪。”
“此辈人等,野性难驯,是否真心归附王化,尚需时日观察。”
“若此时贸然加以重赏,恐非但不能激励其心,反会助长其骄纵之气,以为朝廷软弱可欺。”
“万一彼等恃功而骄,不服地方管教,甚至再生事端,届时祸乱地方,朝廷是剿是抚?岂非徒增烦恼,反受其累?”
李崇义的声音陡然提高了几分,回荡在寂静的大殿中:“故此,老臣恳请陛下,暂且压下封赏之议。”
“待幽州战事毕,朝廷有余力,再派能员干吏前往孟津,详细核查战功,同时观其部众言行。”
“若吴承安果真忠勇可嘉,其部亦安分守己,届时再行封赏,既可示朝廷公允,亦能防患于未然,方为万全之策!”
太师一番话,条理分明,老成谋国,顿时在文官队列中引起一片低沉的附和之声。
“陛下,太师老成持重,所言极是!”
礼部尚书朱文成紧接着出列,他面容清癯,最重礼法规矩:
“封赏乃国之大事,岂能如此轻率?功必核其真,赏必当其功。”
“若赏了虚功,乃至赏了日后可能为祸之辈,岂非玷污朝廷名器,令天下忠臣良将寒心?”
兵部主事秦化元也赶忙附和,他的理由更为具体:“陛下,如今幽州战事正值紧要关头,各处粮饷、军械、赏功银皆捉襟见肘。”
“吴承安部既已招安,便食朝廷俸禄,剿匪本是其分内之事,即便有功,亦当暂记档册。”
“当前之要务,乃集中全力保障幽州,岂能将有限之钱粮,用于这尚未核实、且隐患未知之处?望陛下三思!”
这几位重臣一带头,身后立刻站出十数名官员,齐声躬身:“臣等附议,望陛下三思!”
一时之间,文官集团气势大盛,似乎要将封赏之议直接压下。
“荒谬!”
一声洪亮的断喝自群臣队列中炸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