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多神奇,水龙头一扭,清澈澈的水就流泻下来。大方正在海上捕鱼,他若亲眼看到这么便利的设计也要大叹神奇吧。可是以后大方再也不会等在桥头替她担水。明月天天走到庙口第三棵榕树,好像站在这棵榕树下,大方的面容就浮现,她常常和坐在榕树长凳下的老人家聊天,只为了多在树下待些时候。

过年前,她期待明心初二回娘家,她要带她到这水龙头前,让她亲自扭开水龙头。明心十三岁起就几乎天天担水,不知忍受了多少风霜冷露,看到这么轻易一个动作水就源源而来,也许会惊喜得泪汪汪。她还要告诉她胎衣包的事,带她去看厝角那个覆盖了许多蚵壳的土块,她要明心知道,她有多么依赖大姐和她共同负担这个家。

等到了大年初二,过了中午,别家的女儿女婿都回来了,独不见大姐夫妇踪影。母亲一年不见女儿,心头也焦急,不断问明月:「是不是不回来了?」

「路途远,不知时间可有耽误?」明月说。

「大半年都没伊消息,信也不写一张,你阿爸不是教过你们写信?怎么,册不读字就忘光了?」阿舍近乎自言自语,她一早就梳洗整齐,穿了一件蓝棉袄坐在灶间常坐的那把小竹凳晒薄阳。

到日头偏了西,仍不见踪影,三姐妹都显失望,母亲却像见到了一线曙光,眼睛发亮,精神奕奕地说:「是不是有身?若无就是坐月子,嫁了一年多,该生婴仔了。这个囝仔真甘心,生婴仔也不通知后头厝,真替我省钱,可是做人不能失了礼,若真的生婴仔,我们得筹礼去。」她坐立不安,好像恨不得马上备下礼数去探望明心。院里绕了一圈后,又怨明心这等大事竟不通音讯。

等过了元宵,母亲心里急了,正想捎人若有经过那村子,帮忙打听明心的消息,却是信差送来了明心的信,指名给明月。信差骑着一部笨重的铁马,前后轮两边各吊一只帆布袋,里面塞满书信包裹。平日信差送来的都是父亲的信,这日递给明月的是一个小小包裹,捧起来只有手掌心那么大,轻如一块糖甘仔,地址是明心的村子。

「大姐来信了,大姐来信了。」明月从信差手上接过那小包,发了疯似的跑进屋,两个妹妹也连跑带跳围到她身边,惊动母亲,她急忙从纱帐里探出身子,明月三姐妹带着那小包冲进来:「妈妈,大姐来信了。」

「不孝女,嫁人一年多才来一封信,我是青盲牛(文盲),你念给我听,看伊过年不回来是在变什么戏路。」

明月爬上床,靠到小窗边,借外边进来的光,把小包拆了。是一个小纸盒,盒里一封信,一团棉花,棉花团里落出一枚戒指,母亲一看,脸色大变,是结婚前她送给明心的,莫不是真的生婴仔,怕后头厝没钱筹礼,把自己的戒指拿来给后头厝方便。她催促明月:「紧,赶紧念。」

明月在窗光下展读书信:

明月吾妹:

人生过往,犹如寄寓,有生自有凋,有荣自有枯。我今如秋花,难耐寒冬。年来日夜咳血,体弱不能扶。姑翁为我累,夫婿为我误。不求贪生,但求免负人情。

今有戒指一只,为当日婚嫁母亲所蹭,今物主既已将去,留予你纪念,睹物思人,姐妹一场,永生莫忘。

父母养育无以回报,吾去后,多劝勉二老,莫为不孝女涕泪。你家中多担待,身子保重,万勿过劳。千言万话,笔拙情深,望你告之父母大人,不孝女难舍,但天命有时,切莫伤悲。

明心笔

「明心呀,我的心肝呀,都是父母误了你呀,心肝呀,你回来呀,回来父母身边呀……」阿舍闻信,虽不能全懂,但大意知明,伏在床上痛哭流涕。明月紧捏戒指,两条泪水如泉奔流,不能言语。明玉和明婵也早已哭成一团了。

当日父亲教习书信,想不到明心写的第一封信就是绝笔信,明心呀,你怎不声不响地给家人留下失去你的遗憾呢。

当夜,她给父亲捎了一封信,说是大姐生病危急,盼能早日回乡,她把大姐给她的信也装在信封里。她怕的是,大姐等不及父亲。自从大姐嫁了人,父亲就没再见过她,他一直叨念着,来春拨了空,要带一篓子海鲜到大姐家探访。──父亲呀,你要早日回来,若无,提海鲜探望的愿望就会成为不可挽救的遗憾──。

这晚母亲咳嗽不断,时时听到她吐痰的声音。隔早明月寄了信,告诉母亲她要即刻赶去大姐家,母亲不依:「你一个女孩子,走那么远的路,去到那里,伊们因怪大姐一入门就拖病身,不知要给你什么难看面,不如等阿爸回来,由伊打算,我也想亲自看明心一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