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第1页)
看见皇上眼中的怒意褪去,琉璃般清澈的眼眸此刻毫无温度,两个尚书心中一惊,赶忙连声告罪,深刻反省自己的过错,生怕说慢一句,皇上就要将他们革职,扔出盛都。
他们这位皇上,哪儿哪儿都好,就是性格远没有外界说的那样良善,最可怕的就是皇上生气的时候,别的君主生气,还会显露出来,皇上生气,那是半分情绪都不会暴露。
皇上如果嘴上骂人,手上摔杯,那都是好的,说明生的气不大,当场发泄出来就好了,怕就怕这种看似并不愤怒的模样,那绝对是在想秋后算账!
今日要是不能叫皇上消气,他们二人就死定了啊!也许连通他们的族人,也要一起死!
“行了,身为一部之首,怎能如此怯懦?详细的海上地图和详细的出兵计划,限三日之内送来,此事机密,莫要让他人知晓。”
沈知微一开口,两位尚书以为自己能逃过一劫,没想到皇上给了他们几乎无法完成的任务,要是所有人一起努力还能勉强达成目标,皇上一句“机密”,直接限定就让他们俩和他们的心腹干了。
两位尚书颤颤巍巍地应下任务,离开的时候恨不得跑起来,不浪费片刻时光。
沈知微看着两人的背影想,这两人跑得还挺快,以后跟“野人”去丛林打猎,应该不至于饿死。
军功军功,将士们都在……
妫央人还没从东海盐场回来,海军就已经登上船,往广阔无垠的大海深处进发了,连带着还有两个被沈知微派来,一起去见识见识另类风土人情的前任兵部工部尚书。
听说他们俩是没完成皇上下发的任务,妫央本来也以为是这样,直到这俩人到了地方后,恨不得跪着求他去跟皇上求情,让皇上消气。
妫央这才知道,这两人不是没完成任务,是得罪了皇上,被皇上流放了。
也不知道这两人是怎么想不开了,皇上脾气一般都挺好,像是贩卖私盐这种事情,都没让皇上动怒到将人全都流放海外,怎么这俩人就能得此“殊荣”呢?
应该是有猫腻,妫央有些好奇,又怕知道太多,连累己身,最后还是选择闭门不出,毫无昔日同僚情分的看着两位前尚书挂着一张生无可恋的脸上船了。
将士们是满脸期待,这两人是如丧考妣,很正常,将士们终有归来那日,届时携带功劳,加官进爵不在话下,而这两人,如果不能得到皇上的恩典,他们这辈子都别想回来了。
妫央明确感知到了何为雷霆雨露,均为君恩,本来因为天天在海边“度假”而放松的心神,都再度紧张起来,加快步伐查私盐的事情,在过年之前回了盛都,并且携带了一沓子厚厚的证据。
其中不乏记录来往账目的账本,也不知道妫央是怎么查得,又是如何保证账本内容无误。
沈知微拿到证据后,二话不说,派人就开始抄家,一边儿将钱都充入国库,一边儿将人都打入大牢,本来想着在过年前将大牢清出来,能叫狱卒们过个好年的大理寺卿等人,看着人满为患的大牢,默默收起了笑脸。
看来今年过年又要加班,可能连除夕都没法跟家人一起过了。
沈知微是个体贴下属的好君主,她知道大家都盼着过大年呢,所以她让大理寺加急审理,该杀得杀,该罚的罚,流放、充军和当矿工,总有一款刑罚适合这群丧尽天良的家伙。
将自家的盐昧下,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其他国家,还与那些诸侯王有所勾结,诸侯王的军队和那些蛮夷残杀同胞的时候,这些人正躺在用私盐换来的金银上大快朵颐,他们吃的喝的,全是同胞的血!
沈知微最恨这种人,要不是律法管着,她想将这群人凌迟处死,肉剁碎了喂狗!以此偿还他们间接犯下的血债。
而那些蛮夷和诸侯王,享受了大景科技发展带来的便利,还在一旁暗戳戳的算计大景,没事儿就跟大景边关起冲突,造成伤亡,实在是太过无耻!沈知微让新任兵部尚书入宫,她要跟对方谈谈年后出征的事情。
新的兵部尚书是个年轻人,曾经是胡幼安的学生,后来因为战场上不是特别需要那么多将领了,就后退一步,入了兵部做官。
沈知微记得她叫杜鹃,以前在前线的时候也打过不少胜仗,如今做文官的工作同样得心应手,算是个全能型人才了。
杜鹃和胡幼安这对师徒也有段日子没见了,胡幼安自打没了战可打,就回了盛都,她深知自己手握大军军权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哪怕沈知微相信她,她也不能一直坐在大将军的位置上。
满朝文武不会相信她真的毫无威胁,到时候沈知微想要保她,也会很麻烦,所以胡幼安回来后不久,就将调动大军的虎符等信物,全数归还给沈知微,顺便还在宫里要了一处院落,继续当她的中郎将,护卫皇上安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