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5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喏!”

官员们一一应声,有人甚至跪倒在地,向大周的诸位先王们诉说着今日的盛况,诉说着当今大王古往今来的成绩。

天下一统,在经历百余年的战乱后,它终于降临了!

而且上苍还赐予他们一个如此优秀的国君,他们真是越想越激动,等天下一统之后,这个天下将会迸发出更加旺盛的生机。

下午的时候欢呼声从宫外传入,沈知微依靠在王座之上,歪头轻笑,从这一刻开始,景昌就像是陷入了一场绮丽唯美的幻想梦境,在这个梦里所有人都得偿所愿。

幻想和现实融合在一起,让所有人都恍惚起来,有人患得患失,夜半醒来时,还要抓着枕边人问一问,今日得来的消息究竟是不是真的?

得到一次次肯定的回答后,猜对,远离战乱有了真切的感受。

此刻所有人都期盼着胡幼安能早点儿回朝,所有人都想亲自看见大将军凯旋,为她所效忠的君主,献上这一份历经十年才得到的瑰宝。

胡幼安又何尝不是归心似箭?

可惜如今天下初定,外头并没有景昌想象的那么平和,剩下的几个诸侯国,表面上是送了投降书,实际对胡幼安的试探一刻都未停歇,一旦胡幼安真的以为投降书到手就天下稳定了,那等待她的,就是剩下几个诸侯国联手反扑。

胡幼安在此刻才突然,明白为何此前大王从未轻易收下诸侯国的投降书,甚至在拿到投降书后,还命令她继续攻城。

大王早就明白这些诸侯王的心思,表面上的顺从,哪里比得上死人听话?

现在胡幼安也很想跟大王学一学,她觉得自己还能再往前推进一步,彻底打服剩下的几个诸侯国。

胡幼安将自己的想法掺杂在军报里,送去了景昌。

沈知微看到写满想要继续出征的军报,诡异的沉默了一下,大概是最近过得实在太舒服,她的思维模式几乎切换到了现代。

面对胡幼安的请求,沈知微第一反应是,这个世界竟然真的有人会主动加班,疯狂内卷,从头到尾都毫不松懈,胜利都已经到来了,还会继续高要求自己。

胡幼安,一款震铄古今的内卷达人。

沈知微如果是个普通人,现在一定讨厌这种卷王,但她是获利的“资本家”,看到这种十分有自觉的员工,只会觉得,别人也应该学一学。

天下还没有正式全部纳入她的股掌之中,一个个那么高兴做什么?不知道反派死于话多,正派输在胜利来临时刻吗?

沈知微思维乱七八糟的拐了一圈儿,最后还是回来了,然后她在给胡幼安送去的王令中,明确的写了两个字——回朝!

还打什么打?剩下的那几个歪瓜裂枣不如留着,军中又不是只有一个胡幼安,现在所有人都盼着胡幼安赶紧回来,个人的意志不能违背群体的意志,所以胡幼安就先回来吧。

剩下的烂摊子交给其他人去处理,总不能打天下,胡幼安吃肉又喝汤,别人一点儿机会都没有吧?

胡幼安拿到王令后也没有说其他的,直接开始点兵,准备回景昌,其实她出来两年,还真是有点儿想念景昌了。

说不出来究竟是在想念什么,也许是巷口的馄饨,街上的行人,酒楼中的美酒,又或者是她长大的王宫。

胡幼安到景昌的那一天,正值秋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往常人们都会出城游玩,今日一个个全都挤在城中,城门只见往里走的人,少见往外走的人。

胡幼安并不是第一次大捷回朝,也不是第一次走这条大道,更不是第一次受到百姓夹道欢迎,可这是她第一次倍感激动,激动到握住缰绳的手指都在颤抖。

不仅仅是因为这次之后,她就不必在东征西战,还因为这是沈知微第一次在城门口,大庭广众之下,亲自迎接凯旋的将军。

胡幼安本来想下马向大王行礼,被沈知微挥手制止,沈知微上了马车在前头走,胡幼安就骑马跟在后头。

例如以前她们在王宫里那样,胡幼安是大王身侧最忠诚的护卫。

胡幼安从沈知微与往常而言,并无二致的言行中,看出了大王的心思,看来短时间内,她的小命算是保住了。

只要大王还在位一天,胡幼安就会是大周的将军,她不必担忧大王对她动手。

至于往后如何?

那指不定是多少年以后了。

宫中设宴,大宴四方,宫门外流水般的美味佳肴一一上桌,跟随胡幼安回景昌的士兵们,携带他们的家属,坐在圆桌旁,吃着以前从未吃过的王宫佳肴。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