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先是引狼入室,接着挑衅,最后被打败,这两个小国的国君以及朝臣,是真的很无能了。

沈知微听完后一阵无语,这年头真是什么人都能封侯,甚至还敢称王,大争之世出天才也出废物,沈知微算是弄明白了。

怪不得称王之后,好多小国就那么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这种水平能留下才叫怪了。

“下次你们带更多兵卒过去,再带几个能治理一地的臣工,既然已经将地方打下来,那就经营好,当做飞地吧。”

这些临海的小国,距离景昌有很远的距离,中间隔着数个国家,景昌不可能从陆地上打过去,只能当做飞地先治理着。

“喏。”郑在心中记下此事,明年开春后,应该会有第三艘大船了,黄鱼此次跟着他们出海,收获颇为丰富,对以后建大船,有了更多灵感。

郑说完打仗的事情,商德出面跟沈知微说起了这次的收获,细致到每一个箱子都是什么,来源于谁,她都记得一清二楚,还有路上的消耗,她更是整理成账册,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沈知微将账册要了过来,听了个大概就没让商德说了,她让夫妻俩下去好好休息,眼底的青黑太明显了。

这一路上不知遇到多少事情,夫妻俩回来后,紧绷的精神终于能放松下来,好好休息了。

沈知微自己翻了翻账册,对此次出海的开销与收获有了大概的估算,随后她咧了咧嘴,感觉此次攻打北国的军费算是不用发愁了。

出海真的是太能赚钱了,明明此次是一场测试,根本没有带多少货物出去,结果却带回来难以计数的金银珠宝。

商船也没跑远,就能有这么多收获,以后跑远一些,将货物倾销到更落后的地方,那不知道能带回多少好东西啊!

沈知微想想都心头火热,她也算是吃上第一口远航贸易了,太香了太香了,这种行业先驱的效益,实在是太大了。

以后一定要造更多的大船,出海出海!

沈知微冷静下来时,天都黑了,大部分财物都已经搬下了船,打算一一入库,今天造船厂的人是别想睡了,尤其是管仓库的,轮班倒也得将东西入库完成,不然这么多金银财宝,在库外多放一天,就多一分危险。

沈知微来造船厂的时候一身轻松,回去的时候,拉了一大堆金银珠宝,她到了景昌后,亲自盯着这些东西入了国库,原本因为基建而薄了三分的国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再次充盈起来。

与此同时,闻桃也从永明回来了,两人都在寒冬之时赶路,路上十分苦寒,道路难行,但两人都没有丝毫惧怕,眼中只有对这个国家的未来的期待。

年轻人就是这样,浑身上下都是用不完的劲,为了理想,为了未来,愿意奋斗到底,吃什么苦都不怕,因为吃苦只是一时的,未来必定光辉灿烂!

闻桃回来后就告诉沈知微,北国要与景昌开战了,胡幼安领兵十万压境,请沈知微送去更多兵卒。

十万大军对北国来说,算不上什么,至少要增加到二十万,才有攻破北国边境的希望。

沈知微表示没问题,景昌、泰晟与汴地,经过治理后,已经有很多人愿意参军,愿意去沙场上拼一个封侯的功劳了。

沈知微这个时候就会感叹,还好她是传承了大周的天子,这要是其他国家的国君,汴国一地根本治理不了,指不定得怎么折腾汴地的庶民。

应该会将他们迁走,分散开来,以此斩断汴国的根。

不然文化不同,信仰不同,风俗不同,绝对会让汴国死灰复燃。

但大周吞下汴国,就没有那么多问题,应该说,大周吞下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问题,因为在不久之前,这些国家还属于大周的诸侯国,庶民就是大周子民。

大周吞下北国,也不用担心后续反噬,这就是正统政权的底气,任何一个诸侯国都做不到拥有同等的勇气。

好好好,整个西北已经乱……

沈知微为了这场战争能够取得胜利,做了不少努力,先是大力支持贸易,获取军费,然后又让百工坊那边日夜不缀地打铁,只希望能给大部分兵卒配上最锋利的武器与最坚固的盔甲。

这种朝廷提供盔甲武器的行为,其实挺少见的,因为一般来说,一开始参军的时候大家都是先锋军,都是自备军械防具,等之后入了将军麾下,成了正儿八经的兵卒,才能拿到一些月俸,然后再用月俸和将军的补贴去购买更好的军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