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好多事情要做,太多了!

闻桃第一页都没看完,就皱了眉头,一脸为难地说道:“大王,下臣恐能力不足,难以胜任此事,此前从未有人建设过这样的城池,而且下臣不太懂建城的事。”

建城不是大笔一挥,找人就能开干的小活儿,从选址上来说就没那么简单,如果选的地方不好,等以后来个地震洪灾什么的,费心建造的房子全都废了。

闻桃对这些实在是不太了解,她今年也不过双十年华,能够在学识上超过大部分人,就已经够厉害了。

人的精力有限,她不善此道。

沈知微闻言沉默了一下,她突然有点儿想组建内阁了。

彻底放弃主线任务后,之前沈知微十分排斥的一切,此刻都成了她急切想要做的事情。

如果内阁组建起来,有各种人才供闻桃来安排,沈知微派发下去的事情,闻桃肯定不能推脱,她会安排好一切。

但是不行,组建不了,因为人不够。

人手太少了!

“二十年前景昌城曾扩建过一次,那次你父亲似乎参与其中,他应该有些经验,你回去同太傅聊聊,找些有经验的官员一起安排此事,现在景昌城有多挤你也看见了,以后来景昌城的人只会更多,不会变少,务必要尽快将新城区扩建出来。”

沈知微实在是没人可用,这事儿还是交给闻桃了。

闻桃只好应了一声,皱眉苦脸接下此事,然后继续往后翻看,又看见了对村中庶民移居城镇的规定,以及设立学堂,为学堂学生安排修活儿赚钱补贴的事,这两件事让闻桃这位世家出身的贵女,眉头皱得能夹死人了。

闻桃实在是有些无法转变观念,村中庶民如何能与城中庶民相比?居住在城中的庶民,大多祖上都是贵族,只不过是落魄了,渐渐连寒门都维持不住,这才成为庶民的。

而村中的庶民,没有姓氏,祖祖辈辈都是庶民,让他们进城,这听起来实在是让贵族难以接受。

还有就是让学生接绣坊的活儿赚钱,闻桃不明白,都送孩子去读书了,家里还缺那么一点儿钱吗?

沈知微看闻桃不说话,只是一味皱眉,便问她:“是哪里不明白?”

“大王。”闻桃叹口气,将手上的纸轻放在案上,“下臣不是不明白,只是不知道,该不该这么做。”

迄今为止,大王提出来的每一个想法,都对了。

之前大王给庶民分地免税,让庶民有房住,还弄出来什么火炕来为庶民度过寒冬,庶民逐渐富有,景昌才得以强大。

闻桃曾听过民贵君轻的理论,但世上君主无数,唯有大王做到了这一点,大王也向她,向世人证明了,民贵君轻确实可以强大国家。

可也不能让民贵重到这个地步吧!君主是不是太卑微了一点儿?

“去做就是了,没有前例可循,待百年之后,景昌便是前例。”

沈知微能感受到闻桃的迷茫与忧虑,这很正常,这个年代,正在经历一种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是自此统一从此走上稳定强大的道路,还是自此各自分散,如同一条线分割出无数份,各自奔向自己的前程,谁也不知道最后会走向哪一条路。

沈知微有信心说出以史为鉴的话,是因为她真实旁观过这一段历史,而闻桃身为历史中的人,她的迷茫很正常。

最后闻桃还是接下了沈知微的吩咐,拿着那一沓子纸走了,她会和各部官员一一沟通,将事情分发下去,让每一件事都由有能力之人处理,这就是她身为太宰的职责。

沈知微将任务派发下去后,就没什么事情要处理了,今天的工作时间控制在了两个小时之内,非常完美。

闲暇时间,沈知微打算去看看造船的事情,也不知道船怎么样了。

刚入夏沈知微就让造船匠造船,现在已经过去三个多月,百工坊日夜不停工,可算是造出了两艘大船来。

百工坊在宫里,造船场却不在宫中,而是在东海盐场附近。

宫里可没有那么大的地方,可以盛放巨大的船只,东海之畔海岸线连绵不断,截取一小段分给造船厂,方便又省事儿。

赶路一天,第二日沈知微到了造船厂,看见了她心心念念的船。

相比于之前的船,这两艘船都称得上大,不过第二艘明显要更大一些,这是造船匠技术在进步。

安金找来的造船匠名为鱼,鱼和安金一样,父母是优秀的造船匠,她继承了父母的手艺。

她是女子,年纪大了一点儿后,主家就只想让她嫁人,将手艺传给其他造船匠,她不愿意,被主家逼着,已有大半年没造船了,如果不是汴国突然亡了,她不知道会遭受什么,所以鱼对景昌心怀感激,安金一说景昌的天子想要一位造船匠造船,她二话不说就来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