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沈知微这样想着,静静看见第一个学子踏上了大讲台,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学子与她一起上去了,两人开始讲述自己所在学派的理念。

第一名学子,有些眼熟。

“这不是你那位小师妹吗?”

沈知微侧头同闻桃说,闻桃微微点头,看向小师妹的目光里全是欣慰。

沈知微听说过这位身世可怜又极其幸运的孩子,本以为还在读书,现在看来,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因为闻桃的缘故,沈知微对昶子所执行的理念还算比较熟悉,但只是知道个大概,现在听琼玉一讲,倒是弄了个明白。

昶子信奉有教无类。

他和他的老师以及死去的师弟都一样,只要是聪明的孩子,有意学习,他都会去教,因为这种理念,所以昶子的学生遍布各国,什么出身都有。

有教无类的核心其实是众生平等,是一种很先进的理念,也是一种很美好的理想。

只是想要实现实在是太难了,在一个奴隶制都没有被彻底剔除的年代,实现众生平等的难度极高,想要成功,简直是痴人说梦。

和琼玉一起上台的那个学子,理念则与琼玉截然相反,那个学子认为,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被教导。

身份、境遇以及天资,全都是门槛,沈知微听着,觉得那位名叫夏青的学生,倒是很现实。

沈知微要求臣工在城门口讲课,让庶民也有机会被教育,可即便她将教育的门槛降到几乎人人可行,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学习,都能成材。

有的庶民苦于生计,没有时间听课,有的庶民节节不落但还是听不懂,有的庶民能听懂也有时间,却懒得前来,觉得认字太多没用处。

种种因素导致最后的结果是,哪怕是人人可学的现在,景昌城依旧没有如沈知微所想,完成扫盲。

只能说,景昌城的庶民比别的地方的庶民要有文化。

“大王认为,她们谁的观点正确呢?”

闻桃等夏青讲完后,问沈知微。

沈知微笑道:“听课就听课,何故在课上质疑老师的对错?又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觉得对就多听,觉得不对少听便是。”

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同时搬上讲台,想出这个法子的人,沈知微愿称之为天才。

她能听见许多人在探讨正确与否,每个人都在输出自己的观点,与其他人的观点进行对抗,然后在争吵中,找到一条可行的道路。

那条路,绝对不是偏向任何一边的,而是互相妥协,互相容纳,最后走出来的一条中庸之路。

沈知微这人就信奉中庸之道。

一个基建的大动作以及船……

闻桃似有所感悟,听了沈知微的话后,就没有再问过沈知微的意见,而是专注看讲台上的学子。

学生一个接一个上台,各种各样的思想碰触在一起,然后迸发出不一样的火花。

原本光听学生讲,沈知微还担心自己会无聊,毕竟还没有出师的学生,远没有老师们那样博学多才,上课经验丰富,好在安排了这种对抗式的讲述,不太像是在讲课,反倒像是在辩论,多了不少趣味。

上午讲两个时辰,下午讲两个时辰,一天下来,沈知微发现不少有才能的学子,她为那些学子提供了官位。

古代版boss直聘了。

沈知微看那些学生给自己行礼时,心里都在想,要是有个摄像机在旁边,这场景就更像了。

所以有些东西是从古至今都没有改变过的,比如一个好的工作岗位是真的不好找,而精英们不管外界环境如何,都不会缺少工作机会。

沈知微更确定了自己一定要好好完成特殊事件,攒成就点的想法,如果最后真的要靠成就点回家,那她一定要多攒点儿,拿了钱回现代。

这样她才不会在现代过苦日子!

这一场学宫辩论赛正式打响了景昌学宫的名气,之前昶子将学宫落在景昌的时候,还有不少人在观望,他们都担心景昌不如永明城好,没有治学的氛围,也没法吸引天下有才之士。

现在沈知微为了一次宣讲,花了不少钱,打造了让人能够舒舒服服讲课听课的大讲堂,还亲自到场,请学子入朝为官,这种姿态比此前汴国国君的姿态还要诚恳,出钱出人出力,渴求人才之心如此赤诚,怎会不叫人动容呢?

于是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景昌都在吸纳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他们聚在一起,就是为了能够得到为大王效力的机会,到官场上施展自己的抱负。();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