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第3页)
宋时危却闭口不谈,目光直视看着巷口,观察片刻后,径直走了进去。
他走出几步,转头见谢蝉还愣在原地,叹了口气,朝她招手。
谢蝉赶紧提裙跟上,两人并肩前行,巷道宽度正好能容纳两人,行走之间,衣袂交叠。
明明宋时危方才说自己也不记路,可眼下他脚步不停,拐弯岔道毫不犹疑,好似来过此地无数次。
谢蝉起初还半信半疑,可越走越隐约觉得熟悉,便知道他没带错路。
什么不记路、走丢了,谢蝉心想,果真是骗她的,亏得她方才还为他难受一阵。
幽怨的眼神不时飞向他,在宋时危看过去时,又规规矩矩地目视前方,小脸板正。
这就生气了。
打铁的声音由远及近,不需再费心神寻路,宋时危漫不经心地垂下眼眸,视线落在女郎紧绷的侧脸。
怪不得蒋崇年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女郎的脸色,如天上的云,说变就变。
将她领到一方门前,宋时危停住脚步,轻声讲起了京中人人知道的秘密:“我虽姓宋,却并非宋家亲生。”
刑部尚书宋启年,便是他的养父。
冷不丁听他这么一讲,谢蝉下意识想要接话,又想起方才他的戏言,有些琢磨不透他这回说的是否真实,便认真地盯着他的眼睛。
眼睛是不会骗人的。
宋时危的瞳孔是淡淡的褐色,在天光反射下,犹如琥珀般剔透,甚至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谢蝉想起了幼时被她视若珍宝的珠子。
她呆呆问道:“那你的家人呢?他们不找你吗?”
空气凝滞,唯有咚铛捶声。影子骤然逼近,宋时危俯身,替她推开身后大门,笑意不及眼底:“谢娘子,到了。”
饶是谢蝉再迟钝,也知道自己戳中人家痛处。她懊恼地一步三回头走进铁匠铺。
铺中无人,堆满各式农具铁器,四面墙上木架摆满大小不一的工具,最里面开了一扇门洞,门帘后,火光跳跃。
谢蝉走上前掀开帘子,一壮汉正满头大汗打铁,火光四溅,见到来人,他用脖上缠帕抹了把汗,欣喜道:“谢娘子,您总算来了。”
他还以为这桩生意做不成了。
谢蝉收回心思,朝他点头,道:“麻烦您了。”
壮汉停下手中活计,走出来,转身去了库肪,边走边从匣中取出一柄锋利长剑,小心翼翼递给谢蝉。
这把剑用上等材料锻造,剑脊笔直,刃口薄如蝉翼,寒光凛冽。剑身上除云霞煅纹,还刻有一只栩栩如生的蝉,正是她所画样式。
谢蝉很满意。这把剑配蒋崇年绰绰有余,她让壮汉收起剑,正欲出门,冷不防看到案桌木匣里静静躺着一把匕首,似一轮弯月,刃柄造型古朴,细看有多处磨损。
“这是?”谢蝉停下脚步。
壮汉看了一眼,答道:“这是我儿子游历时偶然捡到的,看样式像是南召国所产。也不知是哪个贵族使用的,虽然旧了些,但技艺精湛,是把难得的好物。”
谢蝉指了指匕首,道:“这个也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