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何寂寞(第4页)
游子久不归,不识陌与阡。
中野何萧条,千里无人烟。
念我平常居,气结不能言。
于是应瑒也作《别诗二首》,回赠给曹植。
朝云浮四海,日暮归故山。
行役怀旧土,悲思不能言。
悠悠涉千里,未知何时旋。
浩浩长河水,九折东北流。
晨夜赴沧海,海流亦何抽。
远适万里道,归来未有由。
临河累太息,五内怀伤忧。
曹植再搦翰题诗一首,赠给应氏兄弟二人,并盖上侯爵绶玺。诗云:
清时难屡得,嘉会不可常。
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愿得展嬿婉,我友之朔方。
亲昵并集送,置酒此河阳。
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觞。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山川阻且远,别促会日长。
愿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
这便是……“从白骨骷髅堆边站起来,慷慨悲歌”吗?
老师,我今天在邙山上看到了啊。
崔缨牵马在一旁,静静地观望着,他们这几个,至交如兄弟般的时代文人墨客,就这样酣畅淋漓地饮酒作诗,这样侃侃谈说昔年旧事,就这样笑着笑着,又掩袖泣涕。
“爱至望苦深,岂不愧中肠”?
言不能答其深望,故以为愧。可是,曹植愧疚什么呢?愧疚应瑒入职平原侯府数月,就被曹操一纸调令,发配去上党郡吗?愧疚这些时日被家丞邢顒告状,让亲密自己的署吏倒霉吗?愧疚身居侯爵高位,却今日目睹生灵涂炭,“气结不能言”吗?
崔缨明白,曹植与刘桢等人,除了朋友关系,更重要的,还是君臣。
臣为君效用的前提,是谋食君禄。即便刘桢他们嘴上不说什么,曹植自己也清楚,不能帮助他们谋取更好的前程,只会与日增长惭怍不安之心。
王粲和杨修不用说了,三公之嗣,只是小小主簿谋臣,未立赫赫功勋。王粲这几年都被曹操当工具人使唤,写的歌功颂德的应制文还少么?杨修也因为生母是袁术之女,一直被曹操顾忌,处处压制,很难有晋升空间;至于阮瑀,那就更倒霉了,不仅从最初参与决策的军谋祭酒,贬成从管理后勤的军仓曹掾属。一天到晚,还被曹洪逮着不放,经常写些稀奇古怪的章表书记,传给宾客们看。传到邺城时,被曹丕一眼识破是阮瑀的文风,当作笑话一样,讲给僚属们听。
阮瑀年近半百,早不在意这些。但应瑒等人都十分同情他。
阮瑀对着首阳山顶的凉亭兴叹,释然笑着,抚琴作歌,为众人献上一篇《弔伯夷文》,辞曰:
余以王事,适彼洛师。瞻望首阳,敬吊伯夷。东海让国,西山食薇。重德轻身,隐景潜晖。求仁得仁,报之仲尼。没而不朽,身沉名飞。稽首凭吊,响往深之……
雅乐配得情志如斯,宾客们纷纷杯盏相敬,再携手相将,笑临长风。
随着簌簌秋风叶落,欢笑声回荡在邙山群野,久久未曾停绝。崔缨与曹植坐在草垛上,相视一笑,再次高举杯觞,互相贺祝道:
“君幸酒!君幸食!愿我君,爱其身,保其体!酒醒时,毋忘衣,多加餐!福祚延年,千秋万岁,长乐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