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第 13 章(第2页)
不知是不是错觉,萧青梧突然发现殿上许多官员的表情非常古怪。
有的似乎在忍笑,有人吹胡子瞪眼,看她的眼神似乎更气愤了。有的不住点着头,也不知道在点什么,还有几个大冬天的额头竟然冒冷汗。
萧青梧看着他们,脑子里突然冒出一个念头。
【说起来,如果朝会上突然拉肚子想去厕所该怎么办?可以请假出去吗?或者站不住了怎么办,尤其那几个年纪特别大的。还有,肚子饿了低血糖头晕呢,或者打嗝放屁怎么办?这总不能让人憋住吧?】
【关于这个问题,唐代官员们应对的核心原则是,能避免就尽量避免,实在免不了就强行忍耐,御前失仪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
“咳。”一声不轻不重的咳嗽声自侧前方响起。
李隆基心下冷哼,特许她入宣政殿从旁服侍,原是指望百官汇聚时,或能令其心神激荡间漏出几句天机,谁料净琢磨些鄙俗琐碎、难登大雅之堂的念头,于朝政国运这等紧要关头却惜字如金。
真是不务正业,不知轻重!
接到皇帝的眼神示意,官员们急忙整肃了表情,朝会很快开始,萧青梧也及时打住脑子里诸多想法。
没什么冗长的仪式,在一名眼生的宦官高声唱报之后,各部门官员按照品级和事务的轻重缓急,依次出列奏事。
萧青梧连忙竖起耳朵睁大眼睛,拿出上课的劲头开始认真听。
首先出列的是中书省的一位官员,手持一卷文书,声音洪亮地禀奏今日需要决议的几项主要政务提纲,类似于现代的今日会议议程简述。
李隆基微微颔首,表示知晓。
然后,一位兵部官员出列,汇报了陇右道军镇兵马调动及粮草补给事宜。接着,一位来自大理寺的官员呈报了几件重大案件的审理进度。随后,一位负责宗庙祭祀的官员,请示了一下近期某项祭祀活动的具体流程细节……
还有官员考核、漕运粮价、州县灾情、税收等等问题。
李隆基大多时候只是听着,偶尔询问相关细节,或者直接将事务交给宰相或对应部门长官,等他们商议好了,他再来行决断。
整个过程效率颇高,显得有条不紊。
萧青梧起初还觉得新鲜,听得十分认真,但听了一会儿,发现大多是些她不太感兴趣的财政、军事、司法案件,便开始频频走神,上下眼皮之间开始频繁打架,注意力也跟着涣散。
她掩嘴悄悄打了个哈欠,双目无神地呆呆看着前方,脑子里一片空白。
正在此时,一位身着绯色官袍,面容清癯的官员大步猛地出列,神情带着些许激动,声音十分响亮地高声道:“陛下!臣有本奏!”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集中到此人身上,连昏昏欲睡的萧青梧都精神一振。
因为她敏锐地察觉到,自这绯袍官员出列后,所有人似乎突然打起了精神,像是看到了什么令人兴奋的事,殿内气氛莫名地高昂了几分。
怎么了怎么了?要发生什么大事了?
李隆基面色不变,淡淡说道:“讲。”
那官员深吸一口气,手持笏板,朗声道:“臣要弹劾工部侍郎贺知章!其身为朝中大臣,却终日与市井文人骚客聚饮于酒肆,醉后行为放浪,有失体统!更屡有诗文传出,语多轻狂,恐损朝廷颜面!恳请陛下明察,予以训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