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5第 5 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张九龄的奏对有一瞬间的中断,随即如常接上,“……民力渐凋。臣观河南诸州,沃野千里而沟渠废弛……”

【总算见到一个我喜欢的!嘿嘿,他的诗我到现在还会背呢,9527,你听我给你背啊。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我没有背错吧?】

【您背得一字不差。】

“……若引汴、洛之水,广开屯田,教种稻秔……”

【难怪脾气这么好,被我泼了茶还不怪罪,这就是胸襟!这就是气度!换成李隆基试试,早把我乱棍打出去了。】

“……”李隆基憋气咬牙,这个仇他暂且记下,往后一起清算!

“……则三年内必可见仓廪盈实。”张九龄咳嗽一声,加快了语速,“恳请陛下准奏,拨发粮种、调配人力,选派得力官员督办并疏通漕路。若得天时相助,则来年秋收,必能见稻浪翻滚、粮船满仓,此社稷之福,更是陛下之福。”

李隆基微微颔首,面色缓和了些许:“爱卿此策,正合朕心。关中粮秣之困,实为朕多年心病,此策若能解此困局,必当惠泽苍生,功在千秋。”

琢磨片刻,他又道:“漕运与屯田,皆系国本,非干练之臣不能胜任,裴卿。”

一直凝神静听的裴耀卿立刻起身:“臣在。”

“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做,统筹河南、江淮诸地粮秣调配,主持屯田诸事,疏通河道,务必保障漕运畅通。”

“臣遵旨。”裴耀卿躬身领命,神色肃然。

萧青梧听着李隆基有条不紊地连下一连串指令,心里重重叹了口气。

【光看现在的情形,谁不说李隆基是个勤政的好皇帝,怎么就会突然堕落到那种地步呢?】

【您这个观点并不完全准确,李隆基并不是突然堕落的,实际上他的堕落早有苗头,只是盛世光环和他自己的虚荣心加速了这个过程,他的悲剧,正是一个关于权力如何腐蚀人性的经典案例。】

【唉……要不那句话怎么说来着,有能力的人一旦走偏,所造成的破坏往往比庸碌之辈更可怕。李隆基这不就是仗着自己有能力却盲目自信,最终养虎为患,自食恶果么。】

【您的比喻很形象,无论是李林甫、杨国忠还是安禄山,本质上来说,他们都是帝王意志的延伸,更是李隆基一手纵容、刻意忽视的结果。在安史之乱这件事上,他的确要负最大的责任。】

萧青梧目光四下一扫,心里正跟9527嘀咕得热闹,突然发现刚才还井然有序的朝堂,此刻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

这种场面总让她有种莫名的既视感。

可能……古人谈事情就是喜欢说一句顿三顿,非得酝酿足了气势才接下一句吧?

【我还是觉得怪怪的,9527,你再分析分析,高力士和陈玄礼昨天去掖庭到底干嘛去了?为什么来了又突然走了?还有,他们前脚才走,后脚就把我调到御前伺候,他们该不会是冲着我来的吧?】

【结合所有已掌握的信息来看,高力士和陈玄礼现身掖庭宫,和您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目前信息太少无法得出明确结论,建议您继续保持观察。】

【那有没有一种可能,他们是替李隆基提前来面试我的?】

萧青梧十分自信地想着:【我觉得这个理由最合理,毕竟我这么美,对吧?不过考察就考察呗,带那么多人干什么,摆谱充场面吗?】

【排除所有不可能的选项,剩下的即使再不可思议,也有可能是真相。您的推测确有一定道理,以李隆基在女色上一贯的作风,他确实做得出来这种事。】

但萧青梧仍旧觉得奇怪,高力士出现在掖庭没问题,毕竟他是李隆基的跟班么,工作重心就是服务好皇帝。陈玄礼呢?禁军统领,除非掖庭的宫女太监们集体造反了,否则萧青梧想象不出任何陈玄礼会出现在那的理由。

算了,想不明白就不想,后面慢慢地总会知道的。

“啪嗒——”一声,李隆基手中的笔应声跌落在御案上。

他手指发颤,眼底翻涌着难以压抑的惊怒,面上虽还强作镇定,开口时声线却已支离破碎:“让……让她……”

李隆基费力说出几个字,高力士立马心领神会。

他快步走至萧青梧面前,低声吩咐道:“你们二人去尚食局,取些新进的顾渚紫笋来,要快。”

萧青梧躬身行礼:“遵命,奴婢即刻就去。”

童二娘子也赶紧从地上爬起来,和萧青梧一前一后退出延英殿。

一出殿门,稍走远几步,萧青梧小声说道:“你也太老实了,没人让你跪你还一直跪着,地上多冷啊,小心膝盖冻伤了。”

童二娘子脸色苍白,情绪紧张,左右看了看,同样小声说道:“我实在是怕得紧……方才陛下震怒,我双腿一软便再起不来了,后来不见叫起,我更是动也不敢动,哪敢擅自起身。”

“那你今晚缝个护垫,绑膝盖上。”萧青梧指了指她的腿,“以后跪的时候多着呢,多个东西垫着总能舒服些。”

童二娘子点了点头:“正有此意。”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