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7080(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陆洗道:“训练本就要张弛有度,今日我不是来问责的,秦将军快快请起。”

秦招撑住单边膝盖起身,动作虽慢,顶着甲胄尚不显吃力。

陆洗搬凳子请人坐下:“是这样,我正赶路去济南府,碰巧抓住二三十个从宣府大营逃出来的兵,本是要按逃兵处置,一问情由,才知道……”

陆洗举起手,冲那二十八人的小队招了招。

“秦招将军在此。”陆洗道,“想说的话,你们自己跟他说吧。”

——“是!”

二十八人走上前来。

为首的男子看了看左右,激动道:“乡亲们,这就是秦老将军!”

秦招转过脸,眼神疑惑,花白的胡须动了动:“你们是什么人?”

男子屈膝跪地,直着上身,目光灼热:“秦老将军,俺们是土木堡刘家村的子弟,俺叫刘山,俺带着弟兄们想投奔你的秦家军,进了宣府大营才知道你现在在河中卫,故如此行事。”

秦招的嘴角微微抽动:“你,你们是……”

回忆涌入心头。他像被针扎了一下,握紧拳头,指甲抠进肉里。

“十年前,你带兵保全刘家村,却把自己的儿子弃在野狐岭,任他被鞑子乱刀砍死。”刘大山道,“若不嫌弃,俺们都可以做你的儿,将来你老了,俺们给你养老送终。”

秦招呆立当场,眼眶盈满泪水。

二十八一齐跪倒:“请秦家军收下我们吧!”

“没,没有什么秦家军。”秦招伸出一双布满褐斑的手,那双手发着抖,“不要这样说。”

河中卫诸位军官感动不已。

秦招并不是反对对鞑靼用兵,也不是因为被安排到河中坐镇后方而生气,症结所在乃是当年他从土木堡回朝听说的真相——主将冒领军饷,朝廷割肉剜疮,致使右军被迫撤退。

他的心寒了。

后来无论谁提北伐,一想起葬身于野狐岭的长子秦骁,他都不愿意再相信。

他已经不指望能活着看到失地收复,也不想空谈家国大业,可今日出乎他意料的是,陆洗没有拿他立威,而仅仅是路过,仅仅是带来这二十余人,便填补了他心中最缺失的一角。

他需要一个名义。

眼前这三十名从刘家村出来的子弟感念他的恩情,为替秦骁尽孝而投奔他的帐下,让他觉得自己也有义务把他们当做孩子来培养,这就是世间最顺当的名义。

“都是有情有义的好儿郎呐。”陆洗笑了笑,“秦将军要是觉得他们堪用,一人打二十板子,就当做是擅自离营的惩罚,收下他们吧。”

“秦老将军,令郎的牺牲,原来百姓都记得。”副将走到秦招身侧,投出钦佩的目光,“既然他们执意替令郎尽孝,你就收下吧。”

秦招背过身去,点了点头。

刘大山见状,立即带左右之人磕头:“谢秦将军收留俺们。”

陆洗起身,从近侍手中接过披风。

副将道:“陆大人这就要走?河中卫的军务……”

陆洗笑道:“我用人不疑,今日老将军既然收下了他们,别的话我也就不必多说。”

一个时辰之后,总督府骑兵离开河中卫校场。

次日,校场上传响士兵操练时如雷的呐喊。鸦雀惊起,扑棱棱飞向湛蓝的天空。

陆洗说服秦招,真正把北方三省的军心拧成了一股。

*

南淮河的灯火依旧繁华。

只是迁都在即,年节气氛也已掩盖不住人心浮动。

是夜,一条画舫缓缓驶过青霖湖面。

林佩、方时镜、程沣、廉纤四人围坐方桌,度过在金陵的最后一次社会。

第72章迁都(四)

桌上摆着笔墨和红纸。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