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140(第4页)
林姐也拿出了粮票,“我们出差上头是有补贴的,不能白吃大家的。”
三连连长倒也没拒绝,这是合规则的事,他跟大师傅打了声招呼,两大盘点缀着红辣椒的过油肉拌面就端了出来,至于他自己,是在大盆里打的菜,白菜炖土豆,里面有点肉渣。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三合面馒头,够他吃的。
三人坐到一桌,三连连长催着她们趁热吃。
过油肉拌面的面是手工打的,劲道爽滑,过油肉也香喷喷的,还有点汤汁,拌着面特别好吃,闻慈吃了一大口,感觉自己被火车晃荡得难受的胃里都舒坦起来,“好吃!”
三连连长笑眯眯的,“这口味是炊事班改良过的,更合咱们胃口。”
他也呼噜呼噜吃了起来,现在天冷,人就得多吃,不然身上没力气还不抗冻。
一大盘过油肉拌面,闻慈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吃干净的。
肚子饱得不行,她瘫在座位上,正要说话,就听到外面传来密密的脚步声,“今天冻死个人,快快,进食堂暖暖,“她看过去,就见到食堂门口的棉被帘子被掀开了。
冷风夹杂着雪花打着转儿飘进来,一起进来的,还有一窝蜂的人。
这些人看五官都很年轻,最大的也就三十出头,还有几个,个子不高,看着才十六七岁,他们都穿着灰扑扑的棉袄戴着帽子,脸冻得黑红发皲,这是日复一日劳作留下的痕迹。
他们说笑着冲进来,把门合上,开始从怀里往外掏饭盒。
三连连长瞅了眼,笑骂道:“今天怎么来这么早?活儿干完了吗?”
“冻得加快速度了呗,”一个耳朵通红的知青笑道,说着,他看到同桌的闻慈和林姐,好奇地问了一句,“这就是上头派来的同志吗?”他们都是知道的,连长今天上午没来,是因为得去镇上接人,听说是首都派来的同志,要来参观考察的。
但现在一看,有个同志好像是不是太年轻了?
他们不好意思主动和闻慈搭话,闻慈却主动找他们聊了聊。
她这才知道,眼前这二十来个人都是三连二排三班的知青,也是三连连长手底下的,所以才和他那么熟悉,这一波人大多是来自南方的,格外年轻的那几个,是今年刚来的。
他们每天都要听着起床号起来,按照军事化作息,但干得是农民牧民的工作。
哪怕是今年刚来的那几个同志,也迅速地改换了面貌,他们的脸被强烈的日照晒黑了,寒风一冻,变成了西红柿般的红,他们的手都变得粗糙开裂,是一双干多了活的手。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手上都有冻疮,而且年年复发。
种地真的很苦,闻慈再次意识到这一点。
但能来兵团的知青,比起去地方下生产队的知青,还算是幸运的。
她叹息着和三连连长打了声招呼,拉上林姐,“我能去其他地方转转吗?”
他们本来就是来参观的,还要为那个出口找素材,三连连长爽快地答应了,“你们四处转就是了,我们兵团也没什么机密,放心,”说着,自己笑了起来,黑脸中露出两排白牙。
闻慈和林姐四处游荡片刻,不知不觉,走到了兵团边缘。
隔着栅栏,她看到外面有间木屋,有两个小孩正在跳格子。
这两个小孩穿着厚厚的灰色羊皮大衣,大衣快到他们的脚背长,把人裹得严严实实,头上戴着皮帽子,脚上穿着小皮靴,听到声音,一齐好奇地*回过头来看。
冻得通红的巴掌脸上,浓眉大眼,五官深邃漂亮得不像话。
俩小孩见到闻慈,好奇地凑在一起叽叽咕咕,像两只窃窃私语的大号洋娃娃。
第132章2k营养液加更二合一
“那是谁?”玛依努尔小声问。
“是兵团的人吗?”她的双胞胎弟弟阿曼嘟囔着问,一双明亮的大眼睛悄悄看向闻慈,她身上穿着好亮好干净的橙黄色棉袄,是兵团他们会穿的棉袄样式。
两个小孩嘀嘀咕咕,眼睛都很诚实地盯在闻慈身上。
大冬天的,草原都变成了灰扑扑的颜色,他们好久没看到这么鲜亮的衣服,好好看,她的棉线帽子也是柿子一样的橙黄色,看起来暖洋洋的,像是天上的太阳。
闻慈和他们面面相觑。
她试探着挥了挥手,“嗨?”她不知道这俩小孩会不会说普通话。
事实证明,住在兵团旁边的人家是会的,姐弟俩牵着手“啪嗒啪嗒”跑过来,隔着栅栏,用一口不是很纯熟但足够交流的普通话,慢腾腾说:“同志,你、好。”
闻慈大喜过望,可以交流!
她把棉袄拎起来一点,蹲下来看着这俩孩子,“你们好,你们是阿不都家的吗?”三连连长说了,住在兵团旁边的是阿不都家的,他们会在草原上放牧。
两个孩子听到这个名字,顿时感觉和她亲近了,“阿不都是我们da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