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20230(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胤禛瞅瞅个头已经撵上自己的儿子:“也别光往高了长,多吃点,跟个竹竿似的。”顿了顿后啧了一声,“明明小时候圆滚滚的。”多可爱。

弘书笑眯眯:“小时候圆滚滚的是可爱,现在还圆滚滚就是痴肥了,儿子可是要成为大清第一风流倜傥的汉子的……”

父子俩闲话两句就说起了前朝的事。

或许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儿子终身大事定下后,不过半月,胤禛就感觉身体爽利许多,叫太医看过后,慢慢将朝政接了回去,弘书也终于能回毓庆宫多休息一会儿了。

可惜只是想象。

“这是今日第几个了?”弘书头痛的捏捏额头。

朱意远无奈道:“今日第四个了。”

弘书闭眼在椅背上靠了一会儿,起身道:“算了,孤还是去詹事府待着吧。”

扛不住了,虽说对赐婚后会有很多人往自己身上使劲儿这事有所准备,但前些日子天天在养心殿忙,其他人凑不上来,所以没觉得有些什么,这几天好容易能在毓庆宫多待些时候,本打算好好歇歇的,结果,一天天的净接见太妃们派来“关心关爱”他的人了。

派来的还个个都是青葱水嫩、姿容出色的宫女,都是八旗包衣出身。

能派人来的都是太嫔以上有位份的,好歹是长辈,弘书也不能说不见,但他爷爷的后宫妃子也太多了吧!打发人简单,但一直打发人也很心累啊。

只能躲了。

至于生气、找太妃们的茬,那还真不至于,弘书很明白,这些太妃太嫔都不过是身不由己罢了。如今还留在宫里的太妃,不是无子无女,就是儿子还小没有爵位没办法接她们出宫的,一群人挤在不大的慈宁宫,未来的日子是一望无底的死水,她们能有点盼头的也只有娘家了,所以当娘家要求她们做些什么的时候,她们也没办法拒绝。

朱意远为难地提醒道:“可是张公子他们约了今日来见您呢。”

自从弘书不在上书房学习后,他的伴读们就不能日日入宫了,只固定十日入宫一次与他交流一下感情,后来徐以烜考中进士入了詹事府便只剩下张若霭三个,这次因为胤禛重病、宫中事多,他们已经有好几月不曾面见弘书了。

弘书脚步不停:“让人去宫门口接他们,直接带到詹事府去,刚好给徐以烜搭把手干干活,也是联络感情。”

鄂容安三人被带到詹事府的时候,弘书刚好在听魏定国讲他当年任应城知县时修渔子港、改善水利的施政细节,干脆招手让他们坐下一起听:“多听些实务,待科考时不至于行文虚浮。”

鄂容安几个乖乖坐下,听完了这一课。

结束后,魏定国告退去忙,弘书这才打量几个几月未见的伴读:“都长高了些。”

阿桂一听这话就丧气地靠在椅背上:“他们俩确实长了不少,奴才却是纹丝不动,殿下,您真的没有什么有助长高的秘方吗?”他是真的想知道!太子殿下比他还小两岁呢,但现在已经比他高了!五个人里头,他现在是最矮的!破防了!

弘书无奈的看着阿桂:“哪有什么秘方。”不过阿桂这个头确实有点矮了,不说跟后世比,就算放在当下,同龄人中他的个子也算矮的。

弘书让叶院长他们给看过,毕竟这可是他未来的大将军,高大威武点在战场上也更有威慑力,可惜叶院长他们也没办法。

“没事,你年纪也不大,男子二十还要窜一窜呢,别急。”弘书只能安慰。

阿桂头一仰,自闭了。

弘书无奈一笑,看向鄂容安和张若霭:“你们俩明岁可准备下场?”

两人对视一眼,均点头道:“家中说可以下场一试。”

“那就祝你们明年能蟾宫折桂。”弘书促狭笑道,“也好早日来为孤做长工。”

两人朗声一笑:“殿下可要说话算话,这长工我二人做定了。”

不多时徐以烜忙完了手上的事过来,也到了午膳时间,弘书便带着他们回了毓庆宫,摆了一桌子,私底下也不讲究什么寝不言食不语,边吃边闲聊。

谈笑间说起徐以烜妻子怀孕一事,大家都拿他近日流传在一些小报上的宠妻逸闻打趣,笑他凭一己之力将这些小报的销量都拉高了不少。

徐以烜并不为此羞恼,还大大方方的谈起那些小报撰稿人的文笔:“别说,这些小报内子还买了些回来,上面有些撰稿者的文笔还真挺不错,有一个笔名为芹溪居士的,故事一般,但为人物写的判词颇有几分韵味,还有几分容若先生的气质。”

芹溪,这个笔名听起来怎么有点似是而非的感觉,弘书稍稍想了一分,想不出便罢了,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

其他人也不在意,只又调侃了徐以烜两句。

鄂容安自然而然地转向弘书,笑道:“说起来,咱们还没恭喜殿下呢。”

徐以烜看了他一眼,笑道:“我可早就恭喜过了。”

阿桂哼哼:“徐兄别显摆,等咱们也考上了,可不会让你专美于前。”

“殿下,马上就要迎娶美娇娘了,感觉怎么样?奴才的贺礼已经备好了,就等着给您送来了。”阿桂没正形的冲弘书挤挤眼。

弘书没好气的白了他一眼:“那你就等着吧,大婚怎么也得准备个两三年,正好这两年多攒点。”

鄂容安笑道:“大婚自然是该郑重些,不过这贺礼嘛,又不是只能送一次,章佳家的好东西可不少,这次准备的让他在您纳侧妃的时候送,大婚的重新攒,多薅他点好东西。”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