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早就发现谢宜瑶本身也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候选。

顾确出手很大方,谢宜瑶当然也乐得和他继续合作,时不时也为他的仕途添砖加瓦。他们明面上的联系仍然不多,多是以顾确夫人的名义与公主社交的。

所以没人觉得现在顾确是在给谢宜瑶说话,只觉得他在秉公发言

而顾确的这句话,又确实说到了谢况的心坎里。

谢况摆了摆手,示意官员们安静下来:“诸位爱卿的意见,朕都知道了。”

官员们争吵的苗头这才被压了下去。

谢况又说:“景灿。”

崔晖站了出来:“臣在。”

“卿怎么看?”

崔晖道:“陛下,吴郡公主事小,当务之急,还是该先处理好李侃之事,以免有后顾之忧。”

谢况的眼神看不出情绪:“那卿说,李侃是为何而反啊?”

文武百官都听出来皇帝不是真的想问这个问题,若是如此,他该去牢狱问李侃才对。

崔晖的眼神左右飘荡,不敢言。

谢况心下会意,没有为难崔晖,转移了目标:“柳公又如何看呢?”

一直沉默着的柳绾突然被点到,差点没反应过来。

柳涛事发后,柳绾选择大隐隐于朝,于诸多朝事不加一言,仿佛天地万物与他无关,他在朝堂上一直与人相安无事,因此就连萧弦在赴任以前,都和柳绾的关系有了缓和。

但他确信谢况说的是自己,因为这里现在就他一个柳家人能配得上被皇帝称呼为“柳公”。

皇帝真心想让他在百官面前就南豫州刺史造反一事发表意见,那柳绾也无处藏身。

“臣以为,李侃素来野心昭彰,对陛下心存不满,会有今日,只因他是不忠之臣而已。”

“那就是说,这完全是他个人的问题了。柳公可是这个意思?”

柳绾很恭顺:“是。”

谢况深深呼了一口气,对着百官道:“姑孰那边,朕以后自会有安排。李侃之事还需要再好好调查一番,才能再做定夺。”

众官员齐声道:“陛下英明。”

议事结束后,谢况将崔晖并其他几个心腹近臣,召到了文德殿。

“说吧,你们觉得李侃是为何而叛?”

有人道:“江左尚未从之前的贼乱中恢复过来,给了李侃可乘之机。”

谢况不置可否,看了看崔晖,示意他发言。();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