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6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但京城中的官民们的心情也很难说是十分乐观,就李侃这等兵力的叛军,居然让京城的守军打了半个月!

因此讨论起李侃之乱,百官个个都哭丧着脸。

可没想到,皇帝陛下先提的却是吴郡公主。

“吴郡这次做得很好,没有她,恐怕损失还要更大。诸位觉得,朕是不是该赏一赏?”

官员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们中只要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都知道去年陛下和吴郡公主有过一次严重的争吵。公主因为先皇后的事说了许多不孝之话,自那以后陛下对公主就多有疏远了。

因此他们也有点拿不准,陛下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是想赏,还是不想?

谢况看官员们都不说话,都在看眼色,就补充道:“卿等可畅所欲言,不必顾及朕的看法。”

有官就说:“我朝以孝治天下,公主于君于父有不孝之举,还未受罚。此次将功补过,陛下若要赏赐,也不宜太过。”

谢况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萧延此时却主动发言:“功过并不能相抵,吴郡主此次功劳卓绝,该和将士们有同等奖赏,不能因为她先前的过错而被抵消。且先前旧事,臣以为,正是因为公主纯孝,念及先后,才会有犯上之举,应酌情处理。”

谢况的眉毛拧成了一团,同为主婿的朱云见了,不禁感叹难怪萧延不受陛下的待见,他能走到这个现在位置上,该是少不得别人的帮衬吧?

但是也有人被萧延这话说服了似的,出来附和,表示同意。

看着情况变得有利于谢宜瑶,朱云连忙站了出来:“若说纯孝,臣认为还是太子殿下更为合适。有如此典范在此,相比之下,吴郡公主就有些相形见绌了。且公主仪同皇子皇弟,本就逾矩,朝野上下素有微词,倒不如就此恢复如初,使其符合公主礼制,以表惩戒。至于公主此次的功劳,臣觉得是该另算。”

朱云这话一半都是顺着萧延的思路说的,却站在了他的对立面。

许多人听到朱云提到太子,就又纷纷倒戈。

朱云和太子关系密切,萧延和吴郡公主又有旧,这都是百官都知道的,但他们先前并不放在心上,只因觉得吴郡公主自然是和陛下、太子一派的。

可最近这一年的瞬息万变,吴郡公主和东宫的嫌隙,和陛下的疏离,让他们渐渐察觉到了

隐藏在水面下的暗流。

他们中有不少人本就觉得谢宜瑶身上的那些“破例”太不合规矩,因此继续添油加醋着,希望陛下最好是可以把公主府也给撤了。

谢况就这样冷眼旁观着这一切。

长刀出鞘(五)“我竟然不能轻易动你……

“豫章王逝世不久,皇子们尚幼,现不宜轻举妄动,还请陛下三思。”

说这话的是顾确。

他向来秉持着明哲保身的行事法则,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只做朝堂上的隐形人。

顾确和谢宜瑶的合作,按照他们最初的交涉,是该在谢义远北奔后停止的。因为松阳侯这一跑,短时间内再没有人能威胁到谢容的太子之位。

但顾确却以皇子们均还年幼,将来会有变数也未可知为理由,继续和谢宜瑶保持着往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