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没什么,”秦逸兴下意识把手藏到身后,“早上帮阿曼搬面粉袋,铁丝划的。”他转移话题似的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给,沫沫非要我带给你。”

油纸包里是两个冷硬的糖糕,边缘已经发黑。

---

昏暗的厨房里,秦逸兴抡起菜刀狠狠剁向案板上的冻肉。刀刃与冰硬的肉块碰撞发出令人牙酸的声响,一块碎骨飞溅起来,在他脸上划出道血痕。

“这肉不对劲。”他又剁了几下,刀刃卡在了肉块深处。李阿曼凑近查看时,突然捂住嘴冲向后门。呕吐声夹杂着寒风从门缝钻进来。

林烬蹲下身,看见肉块中嵌着半片指甲盖,染着暗红的蔻丹。他想起上个月在闸北看到的场景:一群妇女围在日军食堂后门,争抢泔水桶里的残渣。

“程添锦托人弄到的。”林烬把两个美国午餐肉罐头放在案板上,铁皮罐在昏暗光线中泛着冷光。秦逸兴盯着罐头上的英文标签看了很久,突然用袖子抹了把眼睛。

“阿曼怀孕了,”他声音沙哑,“但这世道。。。”

后门被撞开,李阿曼跌跌撞撞地冲进来,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纸:“逸兴!沫沫她。。。”

秦逸兴夺过纸条的瞬间,林烬看见他手指不受控制地颤抖着。纸条上是歪歪扭扭的铅笔字:“哥,我和同学去发传单了,别担心。爱国无罪!”

---

壁炉里的火苗微弱地跳动着,程添锦的钢笔尖在账本上顿了顿,一滴墨水晕染开来。“今天收留了三个复旦的学生,”他声音很轻,“藏在霞飞路76号的暗格里。”

林烬看见他左手无名指上沾着墨迹,那是连续书写数小时留下的痕迹。程添锦突然抓住他的手腕,指腹轻轻摩挲着那道月牙形的伤疤。

“有个孩子才十四岁,”程添锦继续说,“弹弓打得准,在江湾打瞎了一个日军军官的眼睛。”他说这话时,眼镜片后的目光平静得可怕。

窗外突然传来尖锐的哨声,两人同时僵住。林烬一个箭步冲到窗前,看见几个黑影正在公馆围墙外游荡。程添锦迅速合上账本,将它塞进《康熙字典》的暗层。

灯熄灭的瞬间,月光透过窗棂上的冰凌,在程添锦脸上投下破碎的光影。

远处日军的皮靴声越来越近,混着野狗饥饿的呜咽。林烬的手按在程添锦腰间的枪套上,感受到金属传来的刺骨寒意。

“别动。”程添锦突然按住他的手,“是巡捕房的例行检查。”他的呼吸喷在林烬耳畔,温热而潮湿。

黑暗中,林烬听见自己的心跳声大得吓人。围墙外的脚步声渐渐远去,但两人依然保持着僵硬的姿势,直到远处教堂的钟声敲响十二下。

---

法租界与华界交界的垃圾桥

顾安的黑色雪佛兰缓缓驶过桥洞时,车轮碾过结冰的路面发出脆响。司机突然猛踩刹车——几个衣衫褴褛的难民正用树枝翻弄桥下的尸堆。

“二少爷,别看。。。”司机的话戛然而止。

顾安已经摇下车窗,寒风裹着腐臭扑面而来。他看见一个老妇人正从冻僵的尸体上剥下最后一件单衣,旁边的小男孩在啃食着什么黑色的块状物。

整袋法币被抛出车窗的瞬间,纸币像枯叶般四散飘落。

难民们疯狂争抢时,顾安的目光落在尸堆最边缘——一个穿红棉袄的小女孩保持着蜷缩抱膝的姿势,冻僵的手指还紧紧攥着半块发霉的月饼,月饼上的“福”字已经模糊不清。

轿车重新启动时,顾安摸出怀里的辣条包装袋。他突然想起林烬上个月问他的话:“你说我们改变得了什么?”

---

明德书店阁楼

煤油炉微弱的热气在阁楼里艰难抵抗着严寒。林时和沫沫蹲在炉子旁,正用《申报》糊纸船。报纸上“日军增兵东北”的标题被水浸湿,墨迹渐渐晕染开来。

“哥说这个能浮在水上。”沫沫舔了舔开裂的嘴唇,把纸船放进水盆。船身慢慢下沉时,她突然剧烈咳嗽起来,瘦小的肩膀像风中的枯叶般颤抖。

林时赶紧脱下自己的棉袄裹住她:“别玩了,我教你认字。”他用冻得通红的手指在结霜的玻璃上写下“中国”,水珠顺着笔画蜿蜒而下,像眼泪。

楼下突然传来沉重的拖拽声。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