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第1页)
话音未落,远处突然传来爆炸声。顾安迅速将林烬推到墙根,自己挡在外面。黑烟从霞飞路方向升起,隐约可见日本商会的太阳旗在火光中燃烧。
“程添锦的杰作。”顾安掸了掸西装上的灰,“声东击西,好让你们送胶卷。”他忽然捏住林烬下巴,强迫他看向爆炸方向,“看清楚了?这就是你要参与的。。。”
林烬狠狠挥开他的手,却见顾安从西装内袋取出个信封:“《申报》同志的住址,程添锦用命换的。”他顿了顿,“现在,你还觉得这是小孩子过家家?”
梧桐叶打着旋落在两人之间。林烬抓过信封时,触到顾安掌心深深的指甲印——新鲜的血痕还未结痂。
“他腰上的伤。。。”顾安突然问,声音罕见地不稳。
“子弹擦伤。”林烬下意识回答,又猛地住口。
顾安冷笑一声,转身走向等候的轿车。车门关上前,他最后看了眼林烬手中的信封:“告诉程添锦,下次再敢用我家的仓库当火药库。。。”车窗缓缓升起,吞没了后半句威胁。
林烬攥紧信封,突然发现背面有字——是程添锦的笔迹:“林,若你读到这句,我必已脱险。”墨迹被雨水晕开,像极了那人腰间永远止不住的血。
远处钟楼敲响十下,和平女神像的喷泉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
《申报》馆后门的石板路上落满梧桐叶。林烬压低了鸭舌帽檐,三长两短地叩响黎同志办公室的绿漆铁门。
门开了一条缝,露出半张憔悴的脸——这位以笔为枪的报人,眼下青黑比程添锦还要深几分,案头堆着刚校完的《抗日救国旬刊》清样。
“程先生托我带的茶叶。”林烬将顾安给的银盒递过去,指尖在盒底某处凹陷轻按三下。
黎同志镜片后的眼睛骤然锐利。
他侧身让林烬进屋,反锁门的瞬间,办公室书架突然移开——暗门里走出个穿粗布短打的汉子,满脸风霜,腰间别着把老旧的毛瑟枪,枪托磨得发亮。
“这位是东北来的赵副官。”黎同志的声音比平时低沉,“马占山将军的人,赵副官刚从齐齐哈尔突围,马将军让他南下联络上海各界,筹募弹药和御寒物资,日军已封锁黑龙江,部队连过冬的棉衣都凑不齐。”
林烬呼吸一滞。
他认得这张脸——上月《申报》头版刊登的“北大营突围”照片里,这人就站在马占山身旁,军帽下的眼神凌厉如刀。此刻他靴筒里露出的绷带边缘,还渗着黑红的血渍,带着关外的寒气。
“胶卷呢?”赵副官嗓音嘶哑,手掌虎口处全是火药灼烧的焦痕,指甲缝里嵌着暗红的泥土。
林烬刚要取出银盒,窗外突然传来日语呵斥声。
三人同时僵住——透过百叶窗缝隙,可见日本“居留民团”的巡逻队正在街对面盘查报童,臂章上的太阳旗在暮色中刺目。
黎同志迅速拉上窗帘,从《申报》合订本里抽出张手绘地图铺开,边角已被无数双手摩挲得发毛。
“虹口布防图。。。”赵副官粗糙的指尖划过地图,在标着“军火库”的位置重重画圈,“这处机枪暗堡,我们三次突袭都没拿下,折了十七个弟兄。”
林烬突然按住地图边缘:“程添锦说。。。要转交东北抗日自卫军。”
“我就是自卫军的人!”赵副官扯开衣襟,露出胸口狰狞的刀伤,边缘还沾着干涸的血痂,“这刀是九月十八那晚,在北大营跟鬼子拼刺刀时挨的。”
他猛地咳嗽起来,用脏污的袖口捂住嘴,落下的血沫溅在地图上,“现在,能把救国的东西给我了吗?”
黎同志默默递上银盒。
赵副官取出胶卷对着台灯查看时,林烬注意到他左手小指缺了半截——是关外零下三十度的严寒里冻伤后,自己用刺刀剜掉的,伤口还没完全愈合。
“够用了。”赵副官将胶卷仔细缠进烟斗杆的空心夹层,突然向林烬敬了个不标准却有力的军礼,“告诉程先生,十天后,鬼子的暗堡会变成他们的坟场。”
暗门合拢前,林烬瞥见里面堆着的《申报》号外——“马占山已在黑龙江通电抗日,正集结部队备战”的黑体标题下,是用铅笔写的批注:急需步枪子弹、手榴弹、奎宁、磺胺粉,御寒棉衣三千件——部队刚接收一批旧枪,连子弹都配不齐
黄昏时分,林烬绕到报馆后巷。
墙根暗处靠着个人影——程添锦的白衬衫换成了耐脏的灰布长衫,腰间缠着的厚绷带被刻意掩在衣褶下,走路时左肩微微倾斜。
他脚边躺着个昏迷的日本浪人,头裹的太阳旗头巾浸在污水里,成了肮脏的灰黑色。
“办妥了?”程添锦问,伸手拂去林烬肩头的梧桐叶,指尖带着药膏的清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