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9章(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请柬安静地躺在柜台上,映着窗外的蓝天白云。远处传来报童的叫卖声:“看报看报!日军增兵华北!”

宣雨青的目光转向刚进门的程添锦,唇角微微扬起:“添锦哥。”

程添锦将怀里的新书放在柜台上,隔着镜片,眸光依旧温和,像春日里拂过湖面的风,轻柔得不带一丝棱角:“雨青。”

“请柬送到了,”宣雨青轻声说,指尖轻轻点了点烫金的纸面,“你们到时候一定要一起来。”

程添锦点了点头,声音沉稳:“嗯,会去的。”

阳光透过玻璃窗,在他们之间投下一道明亮的光带。林烬站在一旁,看着宣雨青微微垂下的眼睫——那里藏着太多说不出口的话。

关于左南萧的安危。

关于顾家的立场。

关于这个即将满月的孩子,未来会面对怎样的世界。

宣雨青拢了拢披肩,转身准备离开时,忽然顿了顿:“对了。。。。。。”她从手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这是南萧临走前托我转交的。”

布包里是一枚铜制口哨,上面刻着细小的字迹

“1935。12。9”

北平学生游行的日子。

林烬接过口哨,金属冰凉的触感直抵心底。

“她说,”宣雨青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万一。。。。。。有人需要帮忙。”

程添锦的指尖在书脊上微微收紧。

风铃再次响起,宣雨青的身影消失在门外的阳光里。

柜台上,满月宴的请柬与那枚铜哨静静并列。远处传来黄包车的铃铛声,混着日军卡车驶过租界的轰鸣。

张冠清突然重重合上账本:“妈的,这世道。。。。。。”

杜老慢悠悠翻过一页《庄子》:“天下有道,圣人成焉。”

林烬攥紧那枚口哨,金属边缘硌得掌心生疼。

程添锦的手轻轻覆上他的肩膀,温度透过衣料传来:“下个月。。。。。。”

“嗯,”林烬打断他,“一起去。”

为了那个叫宁纾的孩子。

为了所有可能到来的明天。

1936年2月明德书店密室

油灯的火苗在玻璃罩里不安地跳动,将墙上的华北地图映得忽明忽暗。林烬用红铅笔在山西的位置画了个圈,笔尖在粗糙的纸面上刮出细碎的沙响。

“阎锡山这个老狐狸。。。。。。”张冠清把《申报》摔在桌上,头条标题《红军东征受阻》的墨迹还未干透,“日本人都在他眼皮底下搞‘华北自治’了,还帮着国民党打自己人!”

杜老慢悠悠地往茶壶里添热水,蒸汽模糊了他枯瘦的面容:“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老人家的声音像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可惜啊,可惜。”

林烬盯着地图上那道红色箭头——它固执地指向北平方向,却在黄河东岸被黑色防线截断。

他想起程添锦昨夜伏案翻译的密电:“东征军需药品告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