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3页)
太子惊奇,“你们这儿还交读书呢?”
陈县令道:“那是锦州大哥的几个孩子,跟着宁先生读些书,为了宁先生方便就给他们在旁边屋子安排了位置。”
“哦——”
“读得还不错,这断句也挺好的。”
越听,就越觉得宁归竹不像是什么仆从出身——谁家仆从还会论语句读啊!
陈县令只当听不出背后的含义,颔首:“是,宁先生很出色。”
皇帝闻言忍不住瞥了他一眼,哼笑一声,倒也没戳穿这老小子的想法,抬步往前,先到了休息室前。7灵久思六3妻姗临
里面只有一个大人,读书的三个养得白白胖胖的,那小女孩头上还有朵头花,瞧着很是活泼可爱。旁边又另有三个孩子,黑瘦黑瘦的,手上不停地纺着线,与其形成鲜明的对比。
皇帝看了眼陈县令,示意他解释。
陈县令道:“那三个爹娘都没了,就一个十二岁的哥哥,受了不少苦,得了宁先生的帮助才能在这学点纺线手艺。”
原来如此。
他们这一大群人在这,屋里的人想不发现也难。
奶娘将小熊塞回五福怀里,示意孩子们继续读书,出来见着这群人里有陈县令和吕天骄,便行了一礼。
皇帝道:“我们就来看看,你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奶娘顿了下,想着陈县令对这人的态度,应是后回到室内。
瞧过休息室内情况,他们来到了学堂外面。
纺线学堂这回只招收了三十五名学生,偌大的学堂并未填满人,宁归竹穿梭在其中,偶尔会停下来温声指点几句,若是人再弄不好,就会倾身,抓着对方的手帮助体验正确的手感与操作。
他们一群人在这站着,好几个学生都抬头往这边瞧过,宁归竹却是从未留意这边,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教学上。
直到又过去半个时辰左右,宁归竹才放松下来,抬步往门这边走,大概是想去隔壁瞧瞧另外六个小的。
没走两步,看见了在外面守着的人。
宁归竹愣了一下,下意识加快了步伐,走出学堂之后,他忍不住看了两眼昨日有过一面之缘的几人,先与陈县令和吕天骄打招呼:“伯父,伯母。”
又去看熊锦州。
熊锦州不敢吭声,他还记着当初宁归竹第一次见陈县令时有多紧张呢,可不敢贸然暗示他这几位的身份。
没得到他的回应,宁归竹心下疑惑,暂且收回视线。
陈县令介绍:“这几位是我们多年的好友,准备在县里住上两日,就带他们来你这儿瞧瞧。”
宁归竹便按着陈县令这边的辈分,随年纪唤了遍伯父阿爷。
皇帝神情慈祥,“他们俩没孩子,我也没想到要准备见面礼,回头阿爷再补给你。”
宁归竹昨天还猜他们是什么大官呢,这会儿就道:“不必破费,您愿意应小子一声阿爷,已经是赏脸了。”
皇帝闻言挑眉,随意道:“本就是老陈的子侄,有什么应不得的。”
听出皇帝话头间的和善,陈县令放下心来,笑着对宁归竹道:“你这能不能暂时放下?咱们走累了,正好去你家歇歇脚。”
宁归竹不知道背后的弯弯绕绕,听陈县令这话就应下了。
他很快将纺线的事情,交给了学得最快最好的安和,然后又交代了熊家三个孩子几句,让他们好好读书不能分心,再将五福留给奶娘照看,几人从侧门出去。
郁郁葱葱的竹林看得人心旷神怡,猫狗在林子里迅速穿梭而过,看见有人类过来,又警惕地退了回来,然后才看见跟在一侧的宁归竹与熊锦州,于是凶相便瞬间转换成了憨样儿。
“这狗养得不错。”皇帝夸了句,“猫也可以。”
不说本领,至少瞧着膘肥体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