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第2页)
熊锦州琢磨了圈,没说自己那不知道靠不靠谱的猜测,只是道:“我堂哥熊才廉跟在那几位身后,瞧着很是恭敬。”
听到这话,陈县令眼皮一跳。
他召来侍者,让人同吕天骄汇报一声后,便带着熊锦州到了县衙。
刚一进入院子,瞧见那熟悉的几张脸,陈县令快步上前,一摆袖就行了个大礼,“臣,拜见陛下、太子殿下。”
听到这句话,熊锦州和卢主簿都是心头骤然跳动,卢主簿更是从椅子上蹦起来的,忙到陈县令身后同熊锦州一起拜见,却也不敢开口说话,怕扰了这几位交流。
皇帝笑着喊了起,道:“见你一面也难,我到了门前都被拦下来了。”
陈县令:“……”
他憋气道:“您若是随手给个玉佩,或者来一个字交给门房,我与天骄便直接迎出来了。”
“哈哈哈哈,那多没意思啊。”
皇帝心情极好,见人都站着,摆摆手让他们都坐下,同陈县令闲聊起来。
当年一起打天下的那么多人中,皇帝如今最喜欢的就是陈县令了。心思纯正只钻营民生,虽然不会官场那些弯弯绕绕,却是个会说话的,也爱同民间来往,能给他说许多当皇帝后难得听闻到的事情。
为了维护这点难得的真诚,皇帝在陈县令面前,也向来是个好说话的人。
不止皇帝,太子也如此。
这两位都这般亲和,随行而来的武将与太监又如何会摆谱?
一时间,小院里其乐融融。
昨天参加完熊家的喜宴之后,皇帝他们便进了县城,早已亲眼看过安和县的情况,这会儿又跟陈县令聊了聊工坊的事宜。
皇帝听着,来了兴趣,说道:“我们能过去看看吗?”
陈县令:“可以是可以……”
听他语带迟疑,皇帝挑眉,问道:“怎么,还有什么不方便的?直说便是。”
“那我就直说了。”陈县令道,“工坊的宁先生是个胆儿小的,您几位过去可千万别说身份,回头把人给吓病了,我可没处再去找这么个全能先生回来。”
几人闻言一噎,又去看熊锦州。
面对皇帝太子,熊锦州说不紧张是假的,但陈县令都为竹哥儿这么考虑了,他自然是上前一步,诚恳道:“竹哥儿确实胆小,还请不要见怪。”
“你倒是对你那夫郎好。”太子笑了声,对皇帝道:“阿爹,不如就瞒着吧?看人战战兢兢地也没意思。”
“也行。”
皇帝起身,“不过话说在前头,人家要是自己猜出来了,我可不管。”
听他应下,陈县令高兴道:“猜出来了那是他的事。”
·
从县衙到工坊不算远,但路上也能遇到好些百姓。
瞧着这些百姓大胆观察的模样,皇帝心下满意,百姓是活得最小心的,但凡是个官都能吓得他们腿软,现在他们能有这反应,可见陈县令在安和县的形象有多亲和。
边走,边聊。
吕天骄得了消息,也匆匆来了。
上前见过礼,吕天骄自然而然地站到了太子与皇帝的另一侧,同随行而来的那位武将一起,充当两人的护卫。
太子扭头瞧见,提醒了句:“吕将军还得放松些,我们得去工学堂瞧瞧呢,别吓着人了。”
吕天骄顿了下,意识到他们的主要目标是宁归竹,便尽量放松下来。
一行人很快进入工坊,来到工学堂内。
工学堂很是安静,等进入学堂,顺着熊锦州的引路来到专属宁归竹的学堂时,先听见的是小孩读书的声音:“……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