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040(第3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因此这边的南北分化并没有大家印象中的那么明显。

尤其是在后来改革开放,以及各种经商交互以后,秦家的饭店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地持续这么久,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他们家懂得融合各地区打工人和游客的需求。

那些年,为了能够扩宽生意,秦爷爷甚至还在店里卖过北疆地区的烤馕。

秦爷爷可能算不上什么单方面某一菜系特别强的厨师,但秦爷爷的综合性绝对是厨师中的翘首。

甚至就连他们家的餐馆传承至今,也一向都只是指中餐馆,而不是具体的中餐哪一菜系。

但现如今到了奥洲,他们到底还是开始犯了难。

一开始的时候秦黛雅也想过可以参考她先前和父母一起,在南朝汉城时的经营理念。

但到了实地以后,她真的意识到了很多属于不同大洲之间的文化和物产差异。

在南朝做中餐馆,虽然成本会高一点,但靠着南朝和东煌在地理位置上的接近。

为此只要舍得成本,想要获得什么样的食材都不算难。

而且东亚国家本身在饮食上就存在很大的相似性,这些都给他们的经营提供了一些比较便利的前提条件。

但这些到了奥洲显然就是另外一个概念。

虽然他们也肯定主要是做当地东煌或者东亚人的生意,但也肯定需要考虑一些当地奥洲人的喜好。

但问题是奥洲在蔬菜这方面的物产,实在没有在东煌时那样的便利。

作为一个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奥洲的主要农作物,是小麦和燕麦。

而且受限于水资源,这边的水稻种植规模真的非常的小。

然后蔬菜方面,则主要以孢子甘蓝,土豆,洋洋葱,胡萝卜,南瓜,以及一些韭菜为主。

这些都属于相对耐旱的植物。

但要命的是把土豆,洋葱,胡萝卜放在一起,秦黛雅的第一反应竟然不是中餐,而是发源自三哥,却在霓虹那边得到广泛传播的咖喱饭。

至于水果方面倒还好说,葡萄,柑橘,苹果,香蕉等热带和温带水果,都可以满足需求。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边的蔬菜实在不适合中餐厅的发挥。

虽然他们也可以从生鲜超市购买,但一想到开业初的折扣价格,这样的安排就显然太过冒险。

也就是说至少在大学生那边的小农场搞定以前,这边的餐点最好还是以现有的,在奥洲常见的惠民食物为主。

秦黛雅:"那个爷爷,要不咱头两天直接上面点吧。"

"先开两天面馆,这样配套的食材也会相对节省一点儿。"

亲奶奶:"我也同意,咱们现在毕竟还没摸清楚这边的情况。"

"那如果一上来就要这么短时间内开始经营的话,最好还是从相对简单的弄起。"

"这边的面粉的物价还可以,从面馆甚至早餐做起。"

"这样我们的食材准备起来也会相对容易一些。"

"也只能这样了。"秦爷爷虽然有些不能完全施展拳脚的遗憾,但还是为了大局点头同意。

秦爷爷:"黛雅,你一会儿帮忙安排一下,尽快先弄一个大型的和面机器过来。"

"干面馆的话,光靠我们和面肯定跟不上。"

"我们就先做具体的精加工。然后看饺子,混沌什么的哪样卖得最好,再让后面接手的人定具体的加工机器。"

"明白,我这就和那边联系。"

秦爷爷:"就是有点儿可惜,这边的兔子竟然不能吃。"

奥洲的兔子泛滥,却不能吃。

说实话这几乎是每一个东煌人在得知奥洲兔子数量后的第一反应。

用东煌人的话说,兔子简直就是天生的食材。

但奈何当年奥洲在清理兔灾时候,选用了毒杀,以至于时至今日的奥洲兔子,很多都有携带病毒的风险。

这无疑造成了一种食物近在眼前,却无法进食的遗憾。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