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干不死就加油干(第4页)
"总而言之,努力吧两周的时间尽可能别增加黛雅那边的工作量。"
成员们血拼着,而与此同时另一边正在协调会场和工作人员安排的秦黛雅,也终于在一通赶工之后,完成了演唱会的第一次宣传。
17的首场演唱会,其主题为《13次方的极限》
这是秦黛雅在一番思索过后制定的计划。
虽然理论上来说距离举办时间还有整整两周的她们,应该是还有24x14,也就是336个小时的时间。
但人毕竟不是铁做的。
何况唱跳歌手又不像站桩的抒情歌手那样,可以通过活动量的减低来节省体力。
所以秦黛雅在百般思索之后,干脆决定将筹备时间设置成13x13这个能够和成员还有团队名称产生联系的玩法。
13天,十三个小时,分别是秦黛雅在两周的准备时间里,减去第一天的飞机航班,以及之后每天休息时间的成果。
十三天的准备时间,每天十三个小时,剩下的十一个小时,是包括吃饭睡觉上厕所,以及针对成员身体状况的理疗时间。
在成员们返回宿舍整理行李的这段时间里,秦黛雅已经联系好了金陵市当地的中医理疗机构。
她准备在成员们每天高强度的训练过后,用中医理疗来减低成员们的身体负担。
人的身体状态是有极限的,一天两天的熬夜不算什么,但如果长时间持续不到承受不到六小时的睡眠。
那么届时每天练舞的高强度绝对会让一些成员,在演唱会正式开始前身心俱疲的崩溃。
十三个小时,这已经是她计划中打拼的极限。
然后就更不用说在这个十三个小时之外,他们可能还需要参加一些包括"文旅手账拍摄,以及有可能安排下来的一些当地演唱会宣传工作。"
那一刻的秦黛雅甚至没有勇气将自己眼下要做的工作列成清单。
因为她知道一旦她将一切罗列整理成表,她本人也很难在意识到工作量后,再继续坚持下去。
她感觉现在的自己,就像是暑假最后一天,但作业一笔没动的学生。
一个晚上一个奇迹,这是全东煌上下通用的故事背景。
但对于眼下的秦黛雅而言,这样的日子她要承受至少十三天。
讲真,当一切开始运作的时候,连秦黛雅自己都不自觉地开始后悔。
常叔是有建议她争取在暑期结束前开展工作没错,但按秦黛雅的了解,对方应该是对演唱会的前期准备,尤其是唱跳歌手的前期工作没有什么概念。
文旅那边可能是觉得歌手的本职工作就是唱功,所以演唱会这种东西,就只要有人帮他们把台子搭好,再让歌手上去"嚎"两嗓子就完事了。
不要怀疑,这基本上是目前国内大多数观众对待演唱会的态度。
甚至有很多人明明有看演唱会的经历,却不知道国内的演唱会需要报批。
很多甚至不知道歌手只能在演唱会上,演唱报批了的歌曲。
然后就更不用说很多歌手在综艺节目,也就是音综上翻唱爆红的歌曲了。
虽然爆红的翻唱版是他们的唱的,但他们大多都没有翻唱版本的版权。
尤其是对于很多原唱而言,当翻唱版本红到听众忘了原唱,甚至有不少粉丝还挑事儿地认为原唱耽误了那首歌时。
很多原唱歌手哪怕不赚这个钱,都不会再允许翻唱歌手翻唱。
这就是歌手在演唱会上演唱翻唱歌曲的尴尬。
这也使得很多歌曲的翻唱版权越来越难拿。
演唱会能赚钱的本就少,相对于商演和综艺节目,大多数歌手的演唱会,更多的是一种和粉丝互动的固粉手段。
但对于很多不了解也不想了解情况的粉丝而言,这样的大环境导致的结果,却成了很多粉丝眼中不认真对待,敷衍了事的代表。
这些麻烦真的层出不穷,但眼下的秦黛雅早已没有了逃避的可能。
秦黛雅:"总而言之,干不死就加油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