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干不死就加油干(第3页)
伍兹:"总而言之,最近这几天所有人都尽可能顺着她来。"
"只要她没有因为忙晕了,做出什么绝对错误的决策,否则大家千万不要在这个时候和她犟。"
"人……尤其是创作者在从零开始负责一件事的时候,都是很敏感的,这种时候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在心态上,引发一连串的连锁反应。"
伍兹颇有感触地回应着。
他以前搞出道曲的时候,也经历过这种在短时间内从无到有的高压状态。
这种时候的"创造者",几乎就是一个行动的地雷。
而且是一碰就炸的那一种。
这不是他们脾气差,也不是他们听不得别人的意见。
而是在那个时间高度紧迫的状态下,他们真的没有办法接受自己的计划有任何一丝一毫的偏差。
纵然他们的企划可能不是最好的,但却绝对是在她的所有设想中,一个最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标准,也就是及格线以上的安排。
这种时候任何一丝一毫的变动,都会牵扯到很多的东西。
你可能只是以为自己只是做了一点点的小改动,但就是这一点点的小改动,也有可能会牵一发动全身地影响整体流程的顺畅。
因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你改了这个,就要改那个,改了那个,就可能要去再搞那那个。
这中间的流程实在太过复杂。至于他刚刚为什么会选择冒险提出新歌,则完全是因为他知道眼下所有的流程安排才刚刚起步。
秦黛雅还没有来得及构思好整体的演唱会框架。
而且他在赌,赌秦黛雅自己也因为这个过短的准备时间,而不得不在告知他们之前,就做出了很多妥协。
她为什么会提出在七首现有的中文主打之外,尽可能以小分队的形式,来演绎抒情歌,现有的kpop中文舞曲。
归根结底就是时间不足,以至于让她不得不选择用其他歌手的作品,来填补歌单的不足。
哪怕这个决定会导致其他歌手的曲目数量,会超出他们的原唱作品。
但即便如此,她也依然没有别的选择。
因为所有人都知道,他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再对中文歌的曲库进行多少进一步的扩充。
六万人的演唱会,他们怎么样也要上二十首歌。
那么如果已经确定要选用全中文歌单,就意味着在演唱会上除了七首主打歌以外,剩下的十三首歌,全部都要考虑中文版本。
哪怕秦黛雅这么说应该是给他们预留了一定的调整额度,他们也必须抱着全中文的态度去准备。
只有这样才能尽可能争取缓冲的空间。
他们甚至已经在思考要不要干脆让骏辉和明昊两个东煌人,直接借着这个机会出自己的solo单曲。
秦黛雅很清楚若是一场演唱会上的翻唱曲目多于原唱,会造成多么不好的影响。
但他们真的别无选择。所以伍兹才会在那个时候提出发一首新的中文团曲。
因为只要有那一首首发的新歌在,就能够避免翻唱曲目太多的尴尬。
伍兹估摸着秦黛雅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选择尽可能尝试在短时间内将那首新歌完善。
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但无论是从哪个角度出发,眼下的这场演唱会都是数不尽的麻烦。
这个挑战的艰难程度上,甚至超越了他们当时筹备出道。
虽然他们筹备出道的时候,也有预算不足的问题。
但对于当时的他们来说,要考虑的更多还是歌曲质量以及听众反馈这些你作为歌手无论何时都要面对的问题。
更何况那个时候的他们有充足的准备时间。
他们的出道计划本来就是一次又一次推迟后的结果。
可眼下的秦黛雅,真的基本已经将所有压力拉满。
她唯一能够感到一丝心理安慰的点,也就是场地租金不要钱。
不然的话要是再有什么演唱会成本上的压力,怕是秦黛雅整个人现在早已抓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