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情(第1页)
第五十八章
据刘嵩暗中派去探查的人所说,张沿的发妻以及一双儿女,在几个月前无故失踪。
拿至亲之人做要挟,沈钰如此行事,还真把其他人当傻子。他这么做,除了自身贪欲外,无非是觉得储位已定,既然现任君王绝情,倒不如未雨绸缪,讨好下任君王。
随着马车停稳,宁予安打开车门,细雨伴着冷风扑面而至。
去年朝翎只在季冬月下了一场大雪,与往年雪季而言几乎不值一提,但开春的雨水却较以往提早了不少时日,如今连上元节都还未至,便是烟雨蒙蒙一片。
她撑着油纸伞亲自前去河堤修建处督察,下马车走了没多远,发丝就沾染了不少水雾。
河堤谒者赵岫身着蓑衣斗笠走过来向她见礼,“御史中丞。”
宁予安淡淡扫视他全身,蓑衣里边的一身粗布衣裳缝着崭新补丁,卷起的裤腿上也沾着新鲜的泥土。她看了一眼便收回目光,面无表情评价道:“赵大人今日这身行头不错。”
赵岫神情僵了些许,刚想说话辩解,又听见御史中丞道:“你难道不觉得这河堤修得矮了些么?”
只是下了一夜小雨,细雨如丝,河水都要险些溢出河床。
赵岫瞄了一眼那透着审视的眼神,自知有些事情是瞒不住了,拱手叹气道:“回中丞的话,下官知道修矮了,也知道修了几个月就这点进展实属缓慢,可我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下官也是修建到一半才发现,开始运来的那批石料皆是次品,无奈之下,我只好又带着人重新修建,但好的石料价高,赈灾银中分给修筑河堤的钱也没有那么多,所以……”
赵岫心虚地看向现在与河水齐高的河堤。他承认今日这衣着是有些刻意,装扮成了这事必躬亲的模样,但他平日里虽未与河工同甘共苦,却也做到了尽职尽责。
赈灾银被不晓得哪个大人物贪了,他能有什么办法。
宁予安似是很理解般点点头,又问:“既是早已出现问题,为何不及时上报呢?”
赵岫先是哑口无言,思量一会才说:“下官人微言轻,找不到可上诉之人,幸而如今御史中丞到来,下官才得以将这些如实禀报。”
“找不到可上诉之人?”宁予安带着疑问重复他这句话,轻笑道:“按律法,若出现重大官员贪污案件,可直接上报至御史台与丞相府。你说无上诉之人,是信不过御史台,还是信不过丞相府?”
赵岫微低下头颅,不知如何作答。
御史台有弹劾虞侯与查处常州一众贪官污吏的御史中丞,而丞相大人高风亮节,铁面无私,就更不必说了……
岂有不信的道理。
就在他陷入沉思,不料宁予安却直接将他心中顾虑给说了出来,“你是怕这贪污案的背后,是个你得罪不起的大人物。”
平缓的嗓音,道出了他内心挣扎的龃龉。
赵岫听罢单膝跪下,“下官知错。”
春寒料峭,飘雨随风,打在人身上也是难受得紧。
宁予安垂眸看着地上的泥水眉宇轻蹙,“地上凉,起来罢。”
赵岫领命起身。
方才那举动认错是一方面,更多的当然是不想御史中丞一直揪着这件事不放,为难他。
宁予安又如何看不穿他的心思。
阿翁说过,这世上如荀濯那般一心为民的纯良贤臣寥寥无几,至于剩下的臣子,能驱策为己所用即可。
也许阿翁说过的很多话幼时的她听不太懂,但奈何她记性好,故而今时得以切身体会到其中奥妙。
思绪回归,宁予安浅叹,“知错能改,善莫大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