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庆功宴(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那边一收到庭萱的消息,崔羽书收拾收拾带着两三个人就上京了。

按理来说是要一整她们那一千人都得去,可是她们还得管着刚刚收回来的田地,那的人可都死绝了,要不也会让她们守城。

这下他们要是一走,一去就得一个多月,那时候回来,不等敌袭就要被饿死了。就算是朝廷发粮食军饷,那刚打过仗的城市,还是得重新建设一番。

之前这个冬天苦寒,又无朝廷救济,要不还是南方稍暖,她们能活下来都算是个奇迹。

现在还自己赶路上京,没钱,没粮,没时间,崔羽书要受封也就算了,她们真是闲着没事干了才会去。

可她们这么想,皇帝可不这么想。当崔羽书踏进这京城官道上的时候,皇帝就知道她们只来了这几个人。

“她们如此行事,可是不把我天子威严放在眼里?!”

皇帝现在身边只有一个张成和一个亲卫。那张成任侍内大总管多年,近乎是和皇帝一起长大的,最是知道他的性子。

“皇上切莫动气,不知其为何如此行事,到时候试试她们不就知道了。”

“朕是皇帝!这种事,难道还要我亲自去问她,她们才会说吗?”

张成知道他的意思,“皇上,您也知道,您是九五至尊,高不可仰视,贵不可言说,言行举止最是高深莫测。那几个乡野来的村妇,又怎么猜得到您心中的这万千思虑。”

皇帝看了看他,心想,也是个道理,“那你说,怎么试?”

“也不用多含蓄,粗鄙之人,您说得太深刻了,还怕她们听不懂,最好就玩笑着说。”说完,张成一脸讨好地看着他。

皇帝一想,可取。

于是两日后,崔羽书站到皇帝面前述事的时候,只怕众人看轻了她们,都挑着大胜之战,以少胜多之局在说,大多报喜不报忧,结果令她们没想到,

这皇帝不知是抽了什么风,冷不丁就来了一句:“你们来得那么晚,别是有什么事,不敢告诉朕吧?”

搞的她们同行这几个都要以为,皇帝是个被下面的人蒙蔽的好皇帝了。

结果还是崔羽书接了话,“皇上恕罪,我们那要换粮食过活,没剩什么钱了,好不容易凑了我们这几个人的路费上京,走了一段的路,才走的水路,这才来晚了一些。”

“你们为什么不直接走水路,还要再走一段路呢?”

张成急忙走到他旁边解释,皇帝听懂了,原来是连这几个人的路费都不够。“原是如此,无妨,之后你们收归国军,有番号军饷和粮草补给就要好些。”

问完了她们,皇帝又转过头,生怕她们要哭穷,转头去问那些投降的叛军首领,这些人可比她们难对付多了。

招安是朝廷对付他们的主要手段,只是这样的话,奖赏好处便少不了他们的。

皇帝原是不想给的,但现在到了这时候了,他不想给也得给。还不能给少了,给少了,他们再反的时候,招安就不管用了。

那边高谈阔论,崔羽书这边这几个却是疑惑着,“之前他问的那话是什么意思?”

“觉得我们只来了这么几个人,不够重视。”

“人说的不是问我们有没什么难处吗?”

“我们也说了,但看样子,人想问的不是这个。”

“他们不是说还给军饷吗?”

“他说什么你信什么,蠢货。”说这话的是一个年轻的姑娘,叫陈落,约莫比崔羽书大些,家里丈夫原也是个将士,这才知道他们这里这些人说的都是些屁话。

另外那人原先是个农家人,叫莫柒,她们那民风淳朴,所以看人总是往好了瞧。“你看你说这话,他们这么大的官还用得着骗咱们吗?”

崔羽书见她们这边来了个宦官,忙拦着她们,“别说了,这里人多。”

那宫人听见了,“将军们跟我来吧,以后就是庆功宴了。”

“劳烦。”说着,趁她们这边没人,崔羽书还拿了小袋银子给他。这是来时庭萱特意交代她的。

“那杂家,就谢过将军们了……这会儿将军们只要别想着金银财宝是不会白来的,但要是……”

崔羽书看了他一眼,两人互换了一个眼神,“多谢大人指点,要不我们这人生地不熟的……”

“无妨,我们现在便过去吧,正好席还没开。”去的得比皇帝早以示尊重。

“有劳了。”崔羽书对这一套应付得很熟练。

等到落座后,同她一道来的那三个人可是疑惑坏了,“哎呀,老大,你刚怎么拿这么多银子给他,给点意思一下不就好了。”

崔羽书告诉她,“人还不缺这点,但我们缺这条命回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