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3页)
琴娘嫣然一笑,泪落琴轸。
赞叹随之而来。
——“好!好诗!”
——“意境浑厚!”
连华坐回座位,碰了一下仍在震撼之中的冷青。
冷青道:“云之,父亲不该绝你功名之路的。”
连华道:“方才我模仿的就是宣王昔日主导的凌平学派的风格。”
冷青道:“你作此七律只是想让我见识宣王的文采?”
连华应了一声,道:“官家历来喜爱的就是他的文采,可他现在疏远凌平之风,反为泰阳、芜州叫阵,无异于自断羽毛。”
冷青道:“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或许这正是他的转机。”
连华道:“兄长见过一只断羽的金丝雀从笼子里跑到大荒原上还能斗赢猛禽凶兽的吗?话说回来,宣王、裴相与太子之间的斗争本与我无关,只是前车之鉴不可忘,只要有改革之患我们就必须留有后手。”
“我不及你。”冷青发自内心道,“你教我如何做便是。”
连华道:“兄长可知帝姬李静吾是什么态度?”
冷青想了想,道:“他们兄妹感情深厚,想必同心。”
连华道:“非也,宣王被贬去守陵的这几年凌平党人以帝姬李静吾为首,凭我的了解,她未必会赞同宣王这回的做法。”
冷青道:“可这种事我也没有机会过问。”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连华道:“听闻李静吾的小公子今年六岁正在找夫子,兄长不妨一试,若能讨得差事,不就有机会去探听他们对宣王的态度了吗?”
冷青连忙摆手:“就算父亲在世恐怕都入不了帝姬的眼,更别说我。”
连华笑道:“兄长不要妄自菲薄,信我一回。”
冷青道:“好吧,我尽力。”
在得知宣王与裴剑结盟的同时,连华使出一条釜底抽薪之计——他要通过兄长冷青与帝姬李静吾缔结一种微妙的往来,活络东宫与凌平党人的关系。
他知道,为守住尚在温室之中的改革成果,防止政党的根系又一次扎进学界土壤,他们别无选择,只能以攻为守。
*
夜迟,宾客渐渐散去。
宴席结束。
连华与冷青谈完事,辞别周子孝,回到东宫。
此时他不知道的是,一场针对他怜玉之名号的闹剧正在东京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