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5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寒冬腊月,冷风呼啸。

街旁堆积着白雪。

书生衣衫单薄,走过鼓楼坊灯红酒绿的烟花巷,望着窗户吞咽了一口,腿脚不受控制地往那温暖的地方走去。

“姑娘……”

突然,一双粗壮的男人的手把他推开。

书生趔趄往后退,才知似自己这般衣着寒酸是不受欢迎的。

“不让进就不让进。”书生撇了撤嘴,“推人做什么。”

这时,巷子那头吱吱呀呀推来一辆板车。

板车上搭着炉子,炉子上烤着红薯。

货郎在书生的面前停下。

书生从荷包里拿出两个铜子:“给一个大点的。”

货郎笑了笑,双手交叉抱在胸前,不接。

书生气道:“岂有此理,东京卖红薯的也敢瞧不起人?”

货郎道:“咱们家卖的可不是红薯,是功名。”

书生冷笑道:“少说大话。”

货郎长叹一声:“唉,碎玉应犹怜,抱香北风中。”

风雪刮过长巷。

书生的眼睫颤了一下,雪化为水湿润了眼角:“是怜玉公子……”

货郎道:“你还算灵光,怜玉公子如今是东宫第一谋臣,他辅佐太子主持省试殿试,不仅认识考官也熟悉考纲,这题,还能有跑么?”

书生道:“你是替他卖题的人?”

货郎道:“他可不卖题,他只押题。”

书生道:“我堂堂乡试前三名,不信书局刊物倒信你一个街头小贩,笑话。”

货郎道:“诶,你不信算了,自有别人求着买。”语罢,拉起板车往前走。

书生看了看那繁华处,咬一咬牙,回过头喊道:“你等等!”

这红薯不便宜,足足两千贯钱。

书生啃完手中温热的吃食,修书回家,让母亲把祖宅卖了换来货郎交给他的一张省试题卷。

可当他在无人的阴冷角落中准备笞案之时,却看到旁边的茅厕里飘出一张撕破的纸,纸上用和自己如获至宝的这张相同的笔迹写着另外一份题卷。

——“骗子!”

书生大呼受骗,可再也找不到货郎的影子。

这样的事发生在东京各个坊里的大街小巷,短矩一个月之内开封府就接到数十起案子——有一伙人乔装打扮成货郎、风尘女子或行商,打着怜玉公子的名号,专挑那些渴望功名又人生地不熟的寒门考生下手骗取钱财。

又过了几天,更有富家子弟被蒙蔽的案件发生,事态越闹越大。

怜玉的名声虽大,但真正见过面的在人口稠密的东京汴梁城还是极少部分,即使声称自己见过也未必再遇着时能认出来,更何况大多数人压根没遇着过。

如今科举范围已扩大,似商贾之流皆可参加考试,一听说是怜玉公子押的考题,家境富裕的考生们也全都跟风抢购,拦都拦不住。

这伙打着怜玉的名号纵横江湖的骗子似乎早就琢磨透了人心,给富家子弟的题卷比给寒门子弟的无论在内容还是格式上都更加讲究,有的甚至还配备答题指导,这就让买题的人开始互相猜忌——难道是出的钱越多,押中的题越多么。猜忌蔓延加之赌徒心理作祟,让这伙人不断得手,甚嚣尘上。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