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1页)
连华无法忘记李契那时看自己的目光。
像是大鲲扶摇过云天,在飓风雷鸣之中对细不可见的一株草木的垂眸。
*
在皇太子的推动之下,文兴阁同礼部对下一届科举的筹备工作拉开序幕。
若说之前在国子监进行的改革只牵涉教育体系,那么从这一刻起,这场改革真正触动到天下入仕的命脉。
第一批选出的考官作为直接参与出题、监考与评卷的人,注定倍受关注。
文兴阁采取随即抽选的方式,按科目从考核成绩为上等的学官中抽选出一百人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接下来的程序便是组织官员对这一百人进行为期一年的考察,并在明年春季制定考纲以确定出题的方向。
*
——“曾大人,今日怎么不去观文殿修书,倒有空到裴某这间夏不遮阳冬不保暖的政事堂来?”
两府的中枢之地名为政事堂。
堂内左右两侧各有厢房,房内办公官员皆五品以上,清一色着红袍对镜而坐。
堂正中摆着一盆绿茸茸的松树。
中书侍郎萧岑每日就坐在这里奋笔疾书,通过宰相、参政之口或当朝起草皇帝的旨意,着舍人送往御前朱批。
久而久之,才貌双全的萧侍郎化为了政事堂一道美丽的背景。
裴剑来到自己的官署,绕过萧岑这道背景,拱手与中书门下参政曾涛寒暄。
曾涛的品级与裴剑相当,更兼有观文殿学士的尊号,虽不直接掌控朝政,但因主持修撰本朝《文献大成》常在御前问答,对政令的发布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裴相就不必与我客气了。”曾涛用手掌托住一根松枝,若有其事道,“我来只是想与你聊一聊天,你看,从前我不喜欢你在公堂养花养草招蚊子,但今日起,我总算知道你为什么喜欢。”
裴剑道:“裴某洗耳恭听。”
“两个字——姿态。”曾涛笑道,“隆冬之际万物肃杀,唯有这松树常青傲立于天地之间,这样的姿态,敢问谁能有。”
裴剑道:“曾大人突然有此感慨,可是因为官家刚去过观文殿?”
曾涛道:“瞒不过你,官家今日视察《大成》编撰进度,听人提起文兴阁遴选考官公平公正,许是心生感慨,要让李睿李襄两位皇子回京,和太子好好学一学什么是姿态。”
话到此处,萧岑笔下停顿。@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曾涛道:“萧侍郎,你听见了。”
萧岑道:“下官写完这两份,就动笔。”
曾涛点了点头。
裴剑的目光穿过敞开的大门望向东宫,良久,落回松叶之间:“太子自册立东宫以来,无可指摘。”
曾涛道:“可改革科举不同于削藩,没有当过家的人哪怕他学富五车又怎会知道朝廷需要什么样的人呢?读书只为读书不为效命朝廷,岂不是儿戏么?”
裴剑道:“裴某也不是没有提醒过,明里暗里的,没用,他们不曾经历过真正的风浪,以为什么都是开放才好,没想过闸门后头万一是洪水该如何解决。”
曾涛道:“无论怎样,科举是为朝廷选拔人才,不能不问朝廷更不能越过中书门下,若裴相与我观点相同,明日朝会我们……”
——“皇太子到。”
松叶微动,青影映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