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1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初雪落下。

隔日清晨,文山院的朱红墙前一片白雪。

连华掀起锦帘走进暖阁。

李契在淋养案头的荔枝茶宠,见是连华来,随和道:“先生坐。”

连华脱去貂绒斗篷,坐到侧边的椅子上,呼吸了一口熟悉的空气。

空气中飘散看淡淡的龙涎香。

“那时先生在亭下与孤所说对国子监的三步改革业已实现,党派从此不可侵犯学坛,功在当下。”李契道,“孤能走到这一步,离不开先生的襄助。”

“过去主张改革之人,无论宣王长史贺殷还是萧侍郎,都是在朝为官之人,难免受功名的羁绊。”连华道,“臣能做到,没有别的,只因身在局外。”

李契道:“孤得先生,如鱼得水。”

水淋过,彩石泛出晶莹色泽。

话语间的宠爱之情溢于言表。

连华笑了笑,心中受用片刻,回道:“殿下知人善用,士子才会归心。”

李契道:“先生请看。”

连华转过身。

一幅水墨画挂在他身后的墙壁之上。@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画作有远近两个层次,远处是汴河热闹市景,近处是树下童子嬉游。

李契道:“先生觉得如何?”

连华道:“颜色素雅,线条生动。”

李契点头:“如此与先生相衬,孤见先生每回来暖阁都喜欢坐这个位置,想在后面添一个背景,于是令宣和院作成此画。”

连华道:“谢殿下厚爱。”

连华知道李契一向对他好,好得很直接。

他的身份本是谋士,是在幕后出谋划策的人,不似季春、萧岑、潘旭这样在朝的臣子,他的命运若放在历史长河之中,结局应当是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但李契从未让他站在暗处受过阴寒。

这也是他情不自禁地想靠近李契的原因——向往光明,就像飞蛾想扑火。

连华起身走到李契的书案前,摊开手掌,手指勾了勾。

李契眼色微变。

“殿下,臣给这画取一个名字。”连华道,“借殿下的笔一用。”

声线清澈而柔和,如同一抹白雪化在肌肤之上,带给人纯净舒润之感。

两个人离得近。

李契提笔蘸墨,递过去。

连华勾住那支笔,微笑低头。

笔尖在纸面留下几个飘逸纤细的字。

墨香泛出。

连华搁笔:“此画为芸芸人间。”

李契道:“阿云。”

连华没有回答,朝纸页吹了一口气,笑道:“殿下别是叫习惯了。”

李契道:“元夕之夜,孤想带你进宫见圣上母后。”

屋中炭火温暖,两个人又如此之近,气息交融,彼此都能闻见对方身上的香。

“殿下明知臣不能答应,却又说出这样的话,何苦来。”连华道,“臣不想进那座皇城,一辈子都不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