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江南烟雨人石观澜,盼与怜玉公子相会,久矣。”

一人立在石拱桥上作揖相迎,背后是青砖黛瓦,两岸是织机操动。

连华按约定来到艮山水门以西,便在这桥上与石观澜相会。

石观澜而立之年,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身穿一件交领暗纹丝袍,手执折扇,脚穿皂靴。

不同于大多数富商的大腹便便,连华对此人第一眼的印象是玉树临风。

“千呼万唤,石老板终于肯出来见面。”连华拱手回礼,问候道,“你们的一招‘桂枝擢秀’,可险些把我绕进江南烟雨之中。”

石观澜道:“久闻盛名,有幸请到寒舍一叙,公子,请。”

擢丝堂的正中挂着一幅字。

——江南义商。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连华仰头观摩,久久没有说话。

他认得这字迹,如果没有猜错,这是圣人李庆的书法。

石观澜站在他的背后,端茶盏吹了吹气:“你一定在想,这是不是真迹。”

连华道:“既然敢在这个关口挂出来,假的我也只能信作真的。”

石观澜道:“关口,指的是太子殿下昨日从临安府出发,连夜到余县提见范晏,对么?”

连华道:“石老板消息灵通,怜玉佩服。”

石观澜道:“以皇太子的身份及东宫的权势亲办此案,自然势如破竹,可我说句不该说的话,太子这样做,何尝不是在树敌呢?人心莫测,案子办得越深,树的敌人就越多,未来的隐患就越大。”

连华笑了一声:“都说商人重利,石老板身为商人,却如此关心天下大事,这番家国情怀如何不令人动容。”

石观澜道:“和气生财,石某请公子到寒舍来,不敢谈家国大事,只是希望公子劝说太子,不要就范晏之事压得太狠,失了地方和三司的人情。”

连华道:“以你的身份,能为三司说这个情吗?”

石观澜笑了笑:“商人是说不上话,但是,真金白银说得上话。”

连华不动声色地接过茶盏,抿过一口。

言下之意他听得明白,堂上之字他也看得明白——多年以来,石观澜不仅给掌管财权的三司送钱也给宫里送钱,使许多商人子弟通过捐学、辟举等非科举途径进入朝中为官,官又与商相照,形成了一张庞大的人脉网。

如果说他连华是科举考场的无冕之王,那么石观澜则是江南商政的舵主。

从擢丝堂往后走,可见一排一排整整齐齐的平房,是储存丝绸的仓库。

仓库打开,气流中含有芬香。

连华此刻有些意外,他在这位江南商人的眼中看到了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就像在这囤满丝绸的库房里他找不到一丝尘埃。

石观澜笑道,“怜玉公子,你读过春秋吗?”

连华道:“算读过,但不精。”

石观澜道:“这春秋之义有大义也有小义,讲小义之人墨守成规不思变通,虽有气节但无实干,似范晏之流比比皆是。”

连华道:“那你觉得什么是大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