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第2页)
阶下跪着一个人。
连华撑着纸伞,蹚到萧岑的身边蹲下,伸手捡起被风吹在衣服间的落叶。
“是你做的对吗?”萧岑抓住连华的手腕,悲怆地笑了一下,“怜玉,你可以把我当成贺殷,但你不要以为殿下会是第二个宣王。”
连华的力气很小,即便只是被拽这么一下,伞扶不稳,也被雨水灌进了衣袖。
“我什么都没有做。”连华平淡道,“如果真的能做些什么,我会选择救你,可惜我只是一枚自顾不暇的棋子。
“这就是你我不同之处一一你惜命,但我不在乎。”萧岑道,“革新岂能不流血?只要文兴阁能保住,萧某人这条命不算什么。”
连华握着伞柄的手紧了紧。
萧岑此时浑身已湿透,湿发之下刀刻般的面颊宛如龛中神祇。
连华道:“你认为殿下会舍你保文兴阁。”
萧岑道:“他下诀心做的事,绝不半途而废。”
连华陪在冷雨之中,眸中氤氲。
萧岑侧过脸,笑道:“没有眼泪不要硬挤,怜玉,你我本不是一路人。”
连华道:“如果你当初听我的劝告,顺着我给的线索往下查,事情不会发展到这个地步。我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佐助殿下,而你,挡在了我的路上。”
萧岑道:“鬼话连篇听不明白。”
连华定然道:“你的命由不得你,你是萧子韫,你是萧柱国嫡孙是圣人口中的神童是东宫第一谋臣,你不可以不惜命也不可以不惜名声。”
雨水顺着下巴滴落,溅在地面开出朵朵水花。
萧岑张了张口没有说话。
连华道:“而我怜玉,手里掌握科举体制近十年藏在地下的秘密,心中绘有真正能落实改革的蓝图,既不要名也不要命,做这事比你合适得多。”
萧岑的眼中划过波澜:“你早就知道我会失败,甚至连我会败在什么样的手段之下都料到了。”
连华道:“我之所以能预见,那是因为……”
雨声盖过了说话的声音。
“……因为我经历过。”
视线渐渐模糊。
*
景元二十四年,早春,黎明之时礼部贡院仍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中。
——“开封国子学生徒,杨金宝。”
检录吏熟悉的声音响起。
连华一袭灰襦袍站在首列队伍里,低着头,双手攒在衣袖中。
——“是。”
检录吏上下打量,戏谑笑道:“你这面相该不会是女扮男吧?不是我说,现在的考生越来越过分,把我们当瞎子似的……”
周围几个考生不明所以,拿着公验的手吓得发抖。
连华的唇边勾起一丝淡漠的笑,抬起头,稍稍歪过脖子:“这位大人,你有事吗?”
那目光阴冷似妖。
检录吏一怔,舌头冻结。
——“快,快进,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