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翰林院八大学馆和期刊(第2页)
如果国外出现马哲等哲学,也可以安排哲学馆研究。
朱由检这次规划的,是一个数百年都不落伍的制度。
钱谦益自然是想不到这点的,他只是想到了皇帝前些日子指点自己的“撷取百家”,很是认同地道:
“百家学说虽各有缺点,却也有可观之处。”
“翰林院中,可单设哲学馆。”
将南宋文帝的儒学、史学、玄学、文学四学馆,改为经学、史学、哲学、文学四学馆。
这在钱谦益看来已经足够了,但是在朱由检看来却刚开始。
因为这只相当于社科院三个学部,还有三个学部没设呢!
所以他琢磨之后,又道:
“礼乐书数射御,是为君子六艺。”
“礼乐可以放在经学馆,由礼经研究所和乐经研究所研习。”
“射御可放在武道研究院,让那些武人研习。”
“书数却是可以放在翰林院研究的,需要有专门的馆所。”
“朕有意设立艺术馆,研究琴棋书画、乐舞戏剧、雕塑建筑、美学娱乐等艺术。”
“先生觉得如何?”
这些东西,有些玩物丧志的感觉,如果是刘宗周等比较古板大臣听到,一定会劝谏皇帝。
但是钱谦益不是那样的人,他在私下里是不介意迎合皇帝的,听到之后当即道:
“前唐设翰林院,本就是安排文艺之士,陪皇帝游宴娱乐。”
“后来转变为起草机密诏制,却也不应丢弃本职。”
“进士中有一技之长者,可入翰林院艺术馆。”
同意设立艺术馆,但要求把人员限制为进士。避免胡乱招人,降低翰林院的地位。
朱由检只是需要安排人专门研究这些,具体是哪些人却不管,颔首道:
“应当如此,翰林学士要出自进士和元士。”
“只有把学问根基打牢,才能进一步陶冶情操。”
“若没有进士和元士身份,只能当编外供奉,供翰林学士研习。”
认可了钱谦益的说法,却也留下了翰林供奉的口子,招揽特别擅长棋艺、画技的人才。
他打算把文震亨、张岱等人安排进去,把所谓的文人雅趣,进化为美学研究、艺术研习——
将来自己对政事倦了,也能在这些方面找些乐趣。
不过这些都是顺带,朱由检真正看重的还是六艺中的数学,继续道:
“数学和财税息息相关,财政税收,又可以统称为经济。”
“庶常吉士是要辅佐朕治国的,对经济不可不学。”
“故而朕以为,翰林院应设立经济管,专门研究数学和经国济世之术。”
“再设政治馆,研究内政、外交等事。”
把经济学部、社会政法学部、国际问题研究学部这三个学部的职责,整合在经济馆、政治馆里面。
最后,为了规范学术研究,朱由检又设立学术馆,在其下设立教学研究所、图书期刊所、学术审议所等,负责从经史馆分出的教材审核、出版审查、期刊评定、学术争议评审等事。
因为研究的都是术,政治馆、经济馆、艺术馆、学术馆,又被合称为四术馆,和四学馆并称,又被合称为八大学馆。
翰林院八大学馆,就此确立下来,成为大明的最高学术机构、人文社科的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