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34章 会试制度改革(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些举人登科后就会拜“房师”,结成师生关系。

朱由检对这些是很反感的,他不喜欢文官相互勾连。

尤其是房考官多是从翰林院选拔,他们年富力强、又是大学士候选人,很容易在弟子的帮衬下结成小团体,影响到将来的朝局。

故而这次考试,朱由检打算改变阅卷法,降低房考官的地位,不让他们有决定权。

他向成基命道:

“分房阅卷经常受到诟病,有值得商议之处。”

“上一科的会试,最终的取用名单,是混合副榜后重新评定的。”

“这次朕不想这么麻烦,就由各房捡出录取名额的两倍的试卷。再由至少三位考官批阅,定下正榜和副榜的名单和次序。”

“有两位以上考官认可的,可以列入正榜。名额多了或少了,由主考官、副主考官决断。”

“最后再由主考官确定各经魁首,作为会试会魁。”

“如此诸房合一,避免遗漏人才。”

这番话语一出,杨景辰和成基命顿时想起了一件事:

上次会试就是在阅卷上出了岔子,让皇帝很是不满。

虽然为了朝堂稳定皇帝没公开发落,但是主持会试的施凤来、张瑞图,如今却都不怎么受待见。

他们主持会试,可不能重蹈覆辙。

想着皇帝定的新办法很利于主考官,杨景辰当即说道:

“陛下此法甚好,可以防止有人才遗漏。”

“各个房考官一起批阅,定然能选出更好的人才。”

成基命则有些犹豫,说道:

“这样重复阅卷,消耗的时间就多了。”

“是不是应多加些房考官,一同参与阅卷。”

“尤其是春秋、礼记,如今只有两房。”

朱由检听他们都不反对,当即便点头道:

“阅卷的考官确实可以增加些。”

“除了各房的考官外,五经再各加一二位额外考官,只参与二次批阅。”

“争取让各经的阅卷考官总数达到三人以上,以便二次阅卷时把名单和次序定下来。”

“房考官的人选,优先选择在朝廷任职、有翰林院经历的官员,但是不要求如今必须在翰林院。”

把翰林出身的官员,全部纳入房考官候选。

这下朝堂上那些如今不在翰林院任职的臣子,同样也兴奋了。

他们希望能获得机会,成为一房考官。

就算诸房合一、二次阅卷后房考官地位会降低,却同样是他们和新科进士拉关系的好机会。

会试考官改革,就这样定了下来。

不过还有人存在疑虑,刑部尚书王永光道:

“陛下命考官二次阅卷甚好。”

“但是单以五经定会魁,对擅长策论的举子,却是有些不公。”

“臣以为当三场并重,不使进士科沦为明经。”

这是认同皇帝的改革,却又对会魁的选拔提出意见。

进士科不同于明经,除了第一场的四书五经义理外,还有第二场的试论一道、判语五条、诏诰章表选答一道,以及第三场的经史时务策。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