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全1章(第6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田伯光眯着眼睛,细细打量着犹在一里之外的梵清惠。

只觉得第一眼看来眉清目秀、乍看似没什么特别,身穿灰棉袍的女尼正盈盈而立,容色平静的默默前进。

但只要任何男人在更仔细的探索她看似清秀的容颜,就会发现心中涌起难以形容的奇异感觉,就像接触到一个广阔至无边无际、神圣而莫可量度的心灵天地。

梵清惠看来在三十许岁间,可是素淡的玉容却给予人看尽世俗,再没有和不可能有任何事物令她动心的沧桑感觉。

青丝尽去的光头、特别强调她脸部清楚分明如灵秀山川起伏般的清丽轮廓,使人浑忘凡俗,似若再想起红尘内世俗间的俗事凡物,对她是一种大不敬的行为。

(有意思……竟然让我都有一丝不忍亵渎的惭愧感觉了。)

内视着心理上的细微变化,田伯光眼神微微一缩,饶有兴致的想到。

武功练到他这种惊世骇俗的程度时,自然能够发现梵清惠给予人的神圣感受,乃是精神修为的一种外在体现。

对于自己武道修为有着自信的田伯光,他完全有把握凭借着〈变天击地大法〉,他能做出与梵清惠类似、甚至更为优胜的禅意气质。

嘴角溢出一抹邪笑,田伯光继续打量着稍后于梵清惠,明显是客人身分的道门第一人──“散真人”宁道奇。

宁道奇的外表,从表面看是一位峨冠博带的老人,留着五缕长须,面容古雅朴实,身穿宽厚锦袍,显得他本比常人高挺的身形更是伟岸如山,脸上自然地流露出一丝洒脱的笑意,颇有出尘飘逸的隐士味儿。

(道门第一人吗……)

相比于梵清惠,田伯光对于宁道奇的兴趣更是浓厚,在“邪王”石之轩解决精神分裂之症、还有“天刀”宋缺踏出岭南磨刀堂之前,宁道奇就是中原武林台面之上、无可争议的第一人。

那怕是四大圣僧、了空、祝玉妍这样的武林宗师,比起宁道奇也是稍逊一筹。

但令人讶异的是,这位道门第一人,似乎却与佛家的关系相当良好、甚至可说得上是如胶似漆。

不论是和氏璧事件、还是他曾亲手阻止寇仲逃离、并下战书挑战宋缺的所作所为,都表明着他与慈航静斋的亲密关系,这让田伯光初读这段历史时,颇有些不解与迷惑。

身为道门第一人的宁道奇,怎能跟佛门魁首的慈航静斋,关系如此紧密呢?

要知道,身处道门领袖的地位,宁道奇已经不单属于他个人了。他的言行作为,都必须顾及到道门的名声与利益。

田伯光可是知道,从东汉佛教传入以来,道教与佛教的关系一直说不上是密切,甚至颇有些争锋相对、互相仇视的意味。

历史上著名的“三武灭佛”,其背后都有道教的暗中推动。

那怕是田伯光所处的原本世界,武当派掌门冲虚与少林派方证大师是有深厚交情的好友,但冲虚也绝对不可能对方证大师言听计从,这无关他们之间的交情真不真诚,而在于他所代表的道门颜面与尊严。

(最合理的推断,看来道门是想让佛门作出头鸟啊……树大招风、名大招忌,盛极必衰,物极必反,佛门此时的异常旺盛,恐怕也在道门的计算之中吧。)

也因此,在熟知往后历史的发展,想到了李唐之后尊老子李耳为祖、立道教为国教的举动,田伯光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他甚至怀疑,宁道奇可能为了道门的利益,私下与李阀达成了一些约定与承诺,所以才会如此“坚定不移”的支持慈航静斋。

毕竟,道门出手的,只有他宁道奇一人,而佛门所面对的,却是整个天下之中,所有反对李阀称霸的众多势力。

借全天下之力、耗佛门旺盛之势!

而佛门的高调,又必然引来掌权者的不满与忌惮,这就是李唐为何立道教为国教的原因所在。

这是阳谋,赤裸裸的阳谋!田伯光冷静想到。

那怕是梵清惠知道了道门的用意,恐怕也不得不踏入道门所下的陷阱圈套,毕竟成为武林领袖、左右社稷的权力太过庞大迷人了,让强调五色皆空的佛门,都选择了踏足红尘、领导时局。

但梵清惠亦不是甘受摆布的普通女人,这一次借宁道奇阅览《剑典》,恐怕就是她隐藏在暗处的一次凌厉妙着。

没有一名诚心追求武道的高手,能够拒绝四大奇书的阅览诱惑,宁道奇也不例外。

但《剑典》的最后一章,是一种徘徊于死亡边沿般的枯禅死关。

假若道行不够,就会全身精血爆裂而亡。

是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破釜沉舟的无上秘法,让未有心理准备的宁道奇,也不得不吐血知难而退,让慈航静斋的名声更加的如日中天。

只是,今日有他田伯光的来临,这件为大唐武林人物津津乐道的轶事,恐怕就要在未发生前就彻底成为绝响了。

“阿─弥─陀─佛─”

就在梵清惠与宁道奇逐渐靠近、靠着精神秘法隐藏气息的田伯光,知道时间也差不多了。

他双手合十、全身散发着慈悲气质、仿若深山苦修多年的大德高僧,低喧佛号,向眼露愕然之色的两位道佛领袖,展露了自己的存在踪迹。

(这怎么可能!)

一种难言的愕然,不约而同的从宁道奇与梵清惠心中冒起,身为当世精神修为最精湛的数人之二,他们竟然都没有发现十尺之外的田伯光,直至田伯光出声之后,才猛然惊觉!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