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第10页)
程建国挺羡慕这种年轻人:不需要体力,只靠脑力就能挣钱,还能把妹妹照顾好……
这种家长,可比苏尧的爸妈强多了。
他问苏尧:“你爸妈回来多久啊?会不会呆着就不走了?”
苏尧莞尔:“他们不去挣钱,难不成要坐吃山空吗?”
她耸了耸肩,又说:“家里可没有那么多钱。”
苏家确实是他们这一片街坊邻居里经济条件最不见起色的。
苏明铁、陈娟打工好几年,一年攒不下三千块。和他们一块去打工的夫妇,早就把老房子修了,还攒了一笔钱,打算在市里买房呢。
或许和孩子的性别有关,生女儿的父母斗志不强,认为完全不需要为女儿存些家底:总归是要嫁出去的人,没必要拼死拼活地攒钱。又不是儿子,要买房;女儿嘛,生来就是替她未来婆家养的。
程建国咋舌。
这话题不能深入,一深入,他就想抨击苏尧爸妈的家庭观念、育儿观念了。
“咱们不说这个。”
程建国主要是关心苏尧能不能适应,他看着这四个月以来发生在邻居家闺女身上的变化——蝉联第一名的好成绩还是其次,苏尧本就聪明,小学时成绩就是班上翘楚;他亲眼看着苏尧长高了,脸圆润了,眼睛亮晶晶,气血很足,瞧着真的很幸福,是被好好养着、爱着的模样。
现在的苏尧,看着才像是有家的人。
程建国其实并不善言辞。
他憋了半天,叹息说:“苏尧啊,主要是怕你在爸妈回来后不适应。”
亲近的邻居会考虑到孩子所依赖的成年人离开这里后,会不会给孩子的情绪带来负面影响。
苏尧有
些动容。
她垂了垂睫毛,笑着应程建国:“我习惯了,反正他们回来呆的时间也不多。”
程建国听着她轻快说:“往年春节只回来住一周,今年据说长一点,两周。”
“熬熬就过去啦。”
“谢谢叔叔关心!”
‘钟和熹’距离院门最远,‘他’似有所觉,抬眸看来,见是程建国,放下手里的活,大步走来。
‘他’似是听了对话的尾声,没有全部听清,不过,这足够英俊青年做出反应。
程建国听到‘钟和熹’温声说:“搬的新家很近,尧尧平时还会去那儿玩。”
语气是含着深深笑意的,“新家有她的房间,随便她住。”这句话是为了将来苏尧离开苏家,时不时去新住所,打个预防针,免得关心她的邻里街坊担忧。
程建国“诶诶”两声,替苏尧开心了:“那挺好,挺好的。”
程建国回家时,和妻子提到自己和苏尧的对话。最后,不免叹息。
“前几年吧,苏尧每到寒假就高兴的不得了,和小阳炫耀自己爸妈要回来。”
“苏明铁、陈娟要走了,她就趴在窗户上眼巴巴地看他们,包着泪,一句话都不说。”
彼时的苏尧,现在的苏尧。
变化太大了。
邻居夫妻俩脑中齐齐闪过这个念头。
他们想得更多,就像曾经忧虑过‘钟和熹’不可能在这个小县城待太久的丁晓艳那样。
“你觉得,他们能陪苏尧一直读书下去吗?”
高美忧心忡忡说,“万一年轻人事业变动了……”
她总觉得苏尧会很伤心的。
程建国不说话了。
他沉沉叹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