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030(第9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钟和熹’对陌生人的口径大多时候不会统一,虚虚假假,半遮半掩,说得含糊,防备意味很强。

房东半信半疑。

他看了一眼显然是从大城市跑到小县城来玩的帅哥,笑了笑,没问为什么挑了这个地方散心——该散心,该找点风景优美的景区啊!

房东不懂,但也没不识趣地追问。

合同押一付三。

小县城对于租房时提供个人身份信息登记审核并不严格。苏尧经过筛选,挑了这个房东,确信他基本不会向租客索要承租人身份证件,这才找上他。

果然,如她所想。

合同还是房东现场手写的,不像未来电商上能买到的模板式租房合同,一条一条细则列得清清楚楚。

房东让‘钟和熹’签了个名,就潇洒地把合同收了,把房租加押金收走。

他名下的房产多,房子租出去后,除非租客主动联系,否则,一般不会主动上门问。

苏尧需要的就是不爱过问个人隐私的房东。

送走房东,收拾东西。

‘钟和熹’升级社会融入度后,陆续拥有的个人挂件、初始自带的西装,个人洗漱用品,再加上入冬购物时,新购入的男装。

‘裴雪归’的初始衣服,个人洗漱用品,新购入的男装等。

搬家的动静挺大。

隔壁邻居问:“苏尧,你哥哥们不打算在这住了吗?他们要走了吗?”

苏尧坐在椅子上,看着‘钟和熹’‘裴雪归’一人一边地收拾,几个月下来,‘他们’的东西零零碎碎不少,新买的行李包都塞满了。

邻居是透过半敞的院子门看到这一幕的。

苏尧没遮遮掩掩,她抬眸看向邻居,答:“要搬家,这里不方便他们工作。”

邻居犹豫了一会,暂时没走。

趁着‘钟和熹’‘裴雪归’还在忙,他悄悄向苏尧招手示意:“你过来下,叔叔问你点事。”

苏尧跳下椅子。

程建国关心地问:“你哥哥们是不是因为你爸妈要回来过春节,才准备搬家的?”

苏尧没想到他居然猜出真相——为了方便‘人物卡’*2的日常工作,她决定父母在家时,每天醒来,到新住处使用‘人物卡’,避免浪费时长。

她没有立刻回复。

程建国从她的脸上得到答案。

他叹了口气,“唉。”

“你爹妈不照顾你,一回来,真正照顾你的还得走人,那叫什么——”程建国扒拉着脑中词库,终于想出个自认为准确的词,“鸠占鹊巢!”

苏尧忍俊不禁。

她倒是接受良好,没什么低落情绪:租了房,更方便了。

新租的房子里有冷热双用空调,冬天还剩些时日,她不需要掏钱买新空调,只要付出电费就能享受温暖的室内环境。算了一笔,还是很划算的。

等父母走了,租了三个月的房子能继续住。

新住所距离学校更近,路线更接近县中心,有一条刚开发的公交线路。

苏尧放学回家陪周忱瓷走一段路后,剩下的两三公里,完全可以乘坐公交车回来,方便又省力。

当然,早上还是要接送的。

苏尧没有智能手机,现有科技亦没有发布出合理好用的地图定位软件,根据公交班次推送下一班公交的到达时间,节约乘客的等待时间。

再加上,小县城的公交车不如大城市准时,常有误差,路线规划更不算合理,歪歪曲曲,总是拐到其他站点,全程时长耗时多,不如骑自行车两点一线耗时短。

所以,早上去学校,想要不迟到,还是自行车最方便快捷。

程建国对‘钟和熹’‘裴雪归’的印象不错。

年轻人日常工作时间不算固定,据说是靠电脑办公挣钱,比小县城里靠实体经济吃饭的人要神秘很多。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