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50(第10页)
因为前面就有皇帝和贵妃这对政治联姻成功的例子摆着,而且,荣阳确实也能继承皇位。
若是荣阳不服太子,她有起事的资格和能力。
而荣阳一直以来脾性乖张跋扈,太子对她多有忍耐,在太子的视角里,荣阳看上去就不像个没有威胁的皇妹。
要是没有大公主,荣阳简直是太子的头号敌人。
李暮歌等着姜家入局,等着荣阳和太子闹掰,在等待之中,她抽空见了见覃家大娘子。
覃家大娘子覃韵诗,是个人如其名的世家贵女,优雅贵气,一看就很有学问的样子,身上自带读书养出的风华,如诗如画。
覃家之所以派覃韵诗来见李暮歌,是因为觉得李暮歌会更偏向于请女子为幕僚,一如她身边的颜士玉。
覃韵诗见到李暮歌后,行了一礼,她行礼跟别人都不太一样,李暮歌觉得很像颜士玉,又跟颜士玉有所不同。
颜士玉性子风风火火,覃韵诗要更慢一些,心境想来更平稳。
李暮歌有了一点儿兴趣。
她本来想着,不管覃家派谁过来,她都好好接待,以后用不用另说,毕竟她看重的不是人,而是覃家这个家族。
现在看来,或许她能找到第二个颜士玉。
“见过长安公主,殿下万安。”
“免礼,覃大娘子坐吧。”
覃韵诗是覃家大娘子,按照辈分,淑妃是她的姑母,她与十公主她们算是表姐妹。
比李暮歌大两岁,日前正与人议亲。
“听说,大娘子与崔家郎君的好事将近,本殿下提前道一句恭喜了。”
覃家议亲能找到的家族无非那几个,如果没有想要嫁入皇室的想法,又不想让家中女儿低嫁,便只能往更高门第去选。
崔家是一个好目标。
“多谢殿下,没想到小辈之间的婚事能传入殿下耳中,此乃覃家与崔家荣幸。”
覃韵诗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张精美的请柬。
上书崔覃二姓结通家之好,字迹娟秀,言辞诚恳,希望李暮歌能亲临。
“六礼竟已走到请期这一步了吗?可真是快。”
确实快,从纳采到亲迎足足有六个步骤,覃家和崔家就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便全都搞定了,现在已经定下婚期,不日成婚。
李暮歌看了一眼婚期,就在下个月的吉日。
太快了,没见过这么快的。
世家贵族之间谈论亲事,少说都得一年半载才能走到亲迎的步骤。
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此乃六礼,中间两家常有争论,尤其是请期这一步,更是要讨论许久才能定下。
“确实急了些,在下前一位郎君,不幸染疾离世,崔氏郎君恰巧也遇到了此事,我们年岁都到了,加之之前聘礼与嫁妆都已齐全,所以没费太多功夫。”
李暮歌没想到还有这么巧的事情。
见覃韵诗面露哀痛,李暮歌一句节哀已经到了嘴边,却说不出口,马上要大婚,这个时候说节哀好像不太好。
李暮歌还在纠结说什么比较合适,覃韵诗已经恢复了之前的淡然,开口再次邀请李暮歌,“还请长安殿下赏脸莅临。”
李暮歌看了眼时间,那天她好像休沐,倒是正有时间。
于是她收下了请帖,冲覃韵诗点点头,道:“放心,本殿下会备一份新婚贺礼前去。”
覃韵诗从李暮歌这个态度里,察觉到了她对覃家的友好。
覃韵诗想起之前淑妃娘娘从宫里传出的消息,淑妃娘娘说长安殿下对覃家似有偏见,如今看来,消息有误。
想到淑妃娘娘这些日子以来,对覃家日渐不满的态度,覃韵诗心中有稍许沉重。
李暮歌看出覃韵诗有心事了,看覃韵诗的性格就不像是会直说苦恼之人,索性直接问道:“覃娘子今日前来,只是为了送一封请柬吗?”
覃韵诗抿了抿唇,浅笑嫣嫣,她点点头说:“韵诗确实还有一事想要请求殿下,还请殿下莫要与宫里的淑妃娘娘合作,深查十公主的事。”
淑妃的举动瞒不过覃家,她对孩子的死一直没法释怀,找上亲姐姐也死于蛊术的十四公主想要合作一事,更瞒不过覃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