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32章颁奖四(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要不……”小子珊鼓起勇气,“我帮你试试?用你的框架,但加一点我的想法?”

李冉盯着她看了几秒,终于点头:“好。但你要明白,这不是比赛,也不是炫耀。我们是在造一个梦,一个会碎的梦。”

那一夜,两人并肩坐在钢琴前,一个主旋律,一个和声,反复调试每一个音符的重量。她们删掉华美的装饰音,保留最原始的颤音与休止;她们让高音区渐渐沉入低音区,仿佛一只受伤的鸟缓缓坠落。凌晨三点,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录音机里流淌出的已不再是技巧的堆砌,而是一段近乎真实的悲鸣。

“就是它了。”李冉轻声说,“我要把它交给导演。”

几天后,沈佳明在剧院听到这段配乐,整整十分钟没有说话。最后她只问了一句:“谁写的?”

“两个孩子。”张友答。

“哪个孩子?”

“两个都在成长。”他笑而不语。

与此同时,姜小虎的生活也在悄然转变。他辞去了魅影科技日常管理职务,将重心转向青年艺术家扶持计划。他在公司内部成立“声源计划”,专门资助有潜力但缺乏资源的年轻音乐人,并邀请张友担任艺术顾问。

发布会上,记者问他:“您曾是科技狂人,如今为何转向艺术?”

他回答:“因为我终于明白,代码能计算心跳频率,却算不出心碎的声音。而有些人,天生就能用一个音符,让你听见整个世界崩塌。”

台下的大子珊听着这话,眼眶微湿。她想起小时候父亲总是加班,家里冷得像一座空城;她想起母亲病重那年,父亲竟没能赶回来见最后一面;她更想起自己曾在日记本上写下:“我爸不爱我们,他只爱他的电脑。”

可现在,那个男人学会了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说话;会在她演出时默默坐在角落录像;会笨拙地学着煲汤,只为让她喝一口暖胃。

“爸。”散会后,她第一次主动叫住他。

姜小虎转身,愣住。

“晚上……一起吃饭吗?”她低声说,“就咱俩。”

他怔了几秒,用力点头:“好,好啊。”

那一晚,父女俩坐在街角小店,吃了顿简单的砂锅粥。他们聊得很慢,很多话都说得磕绊,但谁都没有打断谁。临走时,姜小虎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她:“下个月有个国际青年创意营,我去不了,但这名额……给你。”

大子珊接过,指尖微颤。

“我不是弥补什么。”他轻声说,“我只是希望你知道,我一直都在。”

冬天悄然而至,城市披上薄雪。

小子珊接到沈佳明助理的电话时,正在背乐理题。对方说:“沈老师的新电影《折翼》开拍,需要选一位少女演员饰演十六岁的自己,导演组看了你在音乐大赛的视频,决定让你试镜。”

“试镜?演戏?”她几乎不敢相信。

“对。”助理笑,“而且不是跑龙套。是女主角少年时期的关键三场戏,贯穿全片情感主线。”

挂了电话,她冲进琴房找李冉:“我要去试镜!你说我行不行?”

李冉正在调音,头也没抬:“你觉得呢?”

“我觉得……我可以!”她握紧拳头,“我不怕背台词,不怕NG十遍二十遍,我只想把那个女孩演活!”

李冉停下动作,认真看着她:“那你记住,表演不是模仿,是成为。你要问自己??如果我是她,在那一刻,我会怎么呼吸?怎么眨眼?怎么忍住不哭?”

“我会……”小子珊闭上眼,试着代入,“我会把手攥得很紧,指甲掐进掌心,因为我不想让别人看见我在抖。”

李冉嘴角微扬:“不错。明天五点半,加一节台词课。”

试镜当天,片场设在一座废弃的老剧院。沈佳明亲自到场监制。小子珊拿到的剧本片段是:少女时期的妮娜得知母亲病逝,在雨中奔跑,最终跪倒在街头电话亭前,对着无人接听的听筒嘶喊:“妈,我拿到奖学金了……你听到了吗?”

她没有化妆,穿着洗旧的校服,站在模拟的街景中。导演一声“开始”,雨水装置启动,冰冷的水珠砸在她脸上。

她跑了五十米,膝盖重重跪地,抓起电话听筒,声音颤抖却清晰:“妈……我拿到奖学金了……校长说我是全年级第一……你说过只要我考上大学,你就带我去海边……你还记得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