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妯娌(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当天京兆府在黄榜亭张贴了苏朝琳写的招工榜文。

为煜王妃奉敕接替甲坊署督办边关将士冬衣事:

凡京畿女子,年满十五,无恶疾,能持针线者,皆可投名。日付工钱三十文,管两餐,逢节另有犒赏,熟手者,另加五文。

有意愿者,九月三十日前至京兆府东院廊下吏房登记,制衣工厂位于西郊安业坊南三里,王氏庄子内。

附注:煜王妃仁厚,凡入选者,冬衣工成之日,另赐细麻布一匹,以酬辛劳。

——景隆二年九月二十日京兆府衙署

此告示一出,立即在大兴城引起轩然大波,朝野震动,男怨沸腾。

户部尚书府内,此时聚集了一批人官吏,他们大多都是李世廉和陆承恩的门生,或是攀附这两家的其他官员。

李茗坐在内堂上方,听着这些人七嘴八舌地议论京兆府的榜文。

“礼记有云,男不言内,女不言外。这煜王妃一介妇人,擅开工坊,招揽女工,这是紊乱朝纲,其心可诛!”

“正是,煜王妃涉足公务,恐违祖制。”

……

他们群情激昂,连牝鸡司晨的高帽都扣上了,这些酸儒总是以祖制压迫女性,呸,牝鸡司晨,母鸡确实不打鸣,但是母鸡可以让公鸡不出生。

李茗听着这些人的议论,笑着说道:“我爹还在内阁当值未回,各位大人若是有意见就尽快上书吧。”

他正想要想法子对付这个女人,没想到她自己就触了霉头,那可怨不得他推波助澜一把了。

榜下的百姓也是聚了又散,他们议论道:

“为何只招女子,男人也会做针线工啊。”

“这王妃真是悍妇,自己抛头露面也就算了,还想煽动其他女人,那这天下岂不是乱了套了。”

“怪不得西北边境起了战事,煜王爷真是糊涂,选了个下贱的贾女做王妃,老天爷都发怒了。”

……

无论什么阶级的男性在攻击一名女性的事情上,总是会神奇地统一战线,传统传统,规矩规矩,妇道妇道,天道天道。

世上最懂女人的居然是男人。

可是那又如何,如今苏朝琳已是摄政王妃,背靠大树好乘凉,在绝对的阶级面前,所有的犬吠都成了笑话。

苏朝琳当然知晓这个榜文贴出去有什么后果,前些年她在江南用着别人的名义才建了工厂,召了女工,江南丝绸年产量不断上升,江南女性地位在无形中得以提升这是事实。

如今这事对她来说,更是得心应手,最爽的是,这一次她就是用自己名义招收女工的。

京兆府东院廊下,负责登记的全是苏朝琳提前从江南调来的有招收管理女工经验的各工厂管事,她从第一步就杜绝了衙役徇私枉法的可能性。

苏砚之站在苏朝琳身边,看着稀稀散散来登记的妇女,不由得有些担心,“殿下,这会不会有些操之过急了?”

他在大兴城做官多年,还不知晓苏朝琳在江南干得那些轰轰烈烈的事。

苏朝琳一开始进入江南的丝绸产业时就意识到了,这个行业确实赚钱,但凡有些名气的大当家,全是男人,无一例外。

浙商又是出了名的和气、共赢、低调,商帮绝不可能接受女人当家,再加上春霖药材铺被当地官员多次敲竹杠,她只得让林翊化名“王老板”,替她在必要的场合露面。

即便如此,她们也是花了大代价打点上下,才换来进入商帮染指丝绸产业的机会,更别提当时招收女工时,胥吏借机多次索贿,女工被家庭琐事缠身,人员性流动极大,她们为了稳定生产条件列了多条厂规,总算是步入正轨。

这次建军衣厂没有那么多的桎梏,苏朝琳可以直接挪用现成的制度和管理人员,至于那些反对声和唱衰,对她来说只是过眼烟云。

苏朝琳无声地笑了笑,说道:“苏大人,为这件事我可准备了四年,只要小皇帝不下令叫我停下,这大兴城内恐怕没人拦得住我。”

第二日的早朝上,内阁递上去的文官联名上书请求严惩煜王府的折子居然被小皇帝留中了,众人不服,在明德殿上长跪不起,李世廉倒是没想到这些人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