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11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1111章

世界空战样式是在第一次半岛战争中进入喷气时代的,双方的喷气式战斗机在半岛上空频繁厮杀,动辄数十架规模的机群空战。

在此之前的二战时期,许多空中行动,动辄出动数百架战机。

在人们的印象中,谁出动的战机数量更多,谁就能掌握更多的优势。

而自从歼-10CE正式亮相于战场之上后,一次出动十几架战机竟然便能牢牢掌握了制空权,这种打法是闻所未闻的。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变化,是因为第三代战斗机的性能较之二代机有了全面的提升,中远程空空导弹的出现使得交战距离被拉到了视距之外。

而西太平洋空中大冲突、九日战争这种双方一次出动近百架战机同时交战的情况,一来是因为战场面积非常大,二来是因为交战双方都具备组织大机群作战的能力,可以说是极为罕见的。

在第五次中东战争之后,美国空军做了针对性研究,可是他们发现,当时的F-15基本型战机很难把暴龙之墙战术发挥出来。

鉴于此,美国空军向道格拉斯公司提出要求,针对歼-10CE的特点,来对F-15进行改进。

于是便有了性能全面提升的F-15C。

完全针对歼-10CE的性能特点来改进,换上了探测距离更远、精度更好的APG-70脉冲多普勒机载雷达,最大探测距离达到了150公里,可以同时跟踪10个目标,并且对其中6个目标进行攻击。

然而,这些数据在使用相控阵机载雷达的歼-10CE面前,仍然不具备优势。

而为包括F-15C研制的AIM-120远程空空雷达,在测试中其打出了最大115公里的射击距离,与其宣传的最大射程120公里差不多。

然而,在东大空军眼里,这种性能空空导弹,只能算做是中程空空导弹。

PL-15E的最大击落距离为135公里,最大射程超过了150公里,这还是出口型的。

东大空军自己用的改进型PL-15,最大射程提升到了200公里,在测试中多次成功击落了180多公里外的目标。

尽管如此,美国空军仍然是有了很大的进步。

克鲁斯一不做二不休,同样采取了三段式编组,鹰之墙顶在前面,后面另有12架F-15C组成的第二梯队跟进,最后是6架F-15C作为替补的备份。

和韩彩云采用的暴龙之墙编组一模一样。

鹰之墙的关键节点是在备份梯队后面几十公里外高空盘旋的E-3大型预警机,此外,备份机群和E-3预警机之间的中低空,安排了两架E-2C预警机对中低空的探测进行补充,指挥最多24架F-16组成的两个梯队,守住中低空空域层。

以上这些作战单元,全部由E-3预警机用专门的通讯频段来进行指挥,形成一个高度协作起来的空中作战系统。

克鲁斯进行了足足一个月的训练。

在他们宣告完成训练形成战斗力的时候,第二次战役结束了。

联军失去了春川地区以及整个江原道,汉城地区成为了突出部。

在没有战场制空权的情况下,联军难以挡住如潮水一般涌过来的北韩军队。

第二次战役以联军失败而告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