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第1页)
第1110章
美国人抄作业抄得很彻底。
克鲁斯完全按照东大援朝志愿航空队的编成方式来进行编成,完全照搬东大空军的战术,反复训练。
他把F-15编成12、16、20、24、28、32等六种编组方式,因为F-15的绰号是“鹰”,因此命名为鹰之墙。
克鲁斯发现,暴龙之墙战斗力强悍的关键有三点。
第一,预警机的指挥、探测、信息处理能力。
第二,歼-10CE所使用的PL-15远程空空导弹性能。
第三,与地空导弹部队之间的高效联动协作。
这三点缺一不可。
克鲁斯是技术型战斗机飞行员出身,他善于分析数据,从中找到关键点,分析出关键环节。
把这三点高效连接起来的是东大空军先进的战术数据链系统,而美国空军类似的系统,还在实验室里呢。
克鲁斯的做法是——基于现有装备挖掘新战斗力!
东大军人:这种做法似曾相识。。。。。。
曾几何时,美军需要学习对手、挖掘老装备新战斗力了?
在固有的印象里,这不是东大军队的“专利”吗?
时过境迁,今时不同往日。
东大海军还比不上美国海军,可是东大的空军、陆军已经全面超越了美国空军、陆军。
尤其是东大的空军部队,是全方位超越了美国空军,在体系化作战这块,至少领先美国空军十年!
克鲁斯是现实派,他很清醒也很明智,只要能赢对手,学习对手的办法不是丢脸的事情。
他设计的鹰之墙战术,结合半岛战场的实际情况,将16架编组作为重点训练战术。
半岛战场东西宽度不过400公里,16架F-15C一字排开成战术横队,彼此之间间隔距离不超过25公里。
这个距离是F-15C使用的响尾蛇导弹的最佳攻击距离,而机头指向的北方,则可以使用AIM-120远程空空导弹来进行攻击。
韩彩云采用的暴龙之墙编组数量是12架歼-10CE,间隔距离不超过35公里,这是因为这个距离是PL-10的最佳攻击距离。
显而易见,克鲁斯对暴龙之墙是有过深入研的,而不是简单地学了个皮毛。
自从暴龙之墙首先在第五次中东战场上出现,就引起了美国空军的高度重视,从那个时候开始,美国空军就开始重点研究暴龙之墙了。
他们发现,这种战术几乎是完美的以少打多的现代空战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