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秘密(第3页)
阿木屏息。
“所以啊,”林小满微笑,“只要曾有人真心记住,就永远不会真正消亡。哪怕世界试图忘记一切,总会有风,把故事吹向下一个愿意聆听的耳朵。”
十年后。
北岭深处,一座崭新的庙宇依山而建,无琉璃瓦,无金身佛像,唯有千块石板镶嵌墙面,刻满普通人名与事迹。庙前广场,每日清晨都有人自发前来朗读善录,声浪如潮,传十里不绝。
庙中主殿悬着三件圣物:鱼鳞拼成的《鳞册》、盲人刻写的黑石板、以及那本空白如镜的原始《尘光集》。
主持者并非高僧,也不是修士,而是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阿木。
这一日,他正指导几名孩童誊抄新收的善事,忽有弟子匆匆来报:
“师尊!京城急信!皇帝下令拆毁所有民间善音坛,派兵直扑此地!”
阿木不惊不怒,只问:“带了多少人?”
“三千铁甲,配有破法弩。”
殿外顿时骚动。年轻弟子们握紧竹简,面色惨白。
阿木却缓缓起身,走向那面镜子般的书页。
他伸手轻触,镜面涟漪荡开,浮现出一行字:
>“轮到你了。”
他笑了,转身对众人道:“去敲钟吧。”
钟声响起,不是一声,而是七十二响,对应全国七十二处善音坛的共鸣频率。
刹那间,整座山脉开始震动。
地下深处,传来亿万细微声响??那是被掩埋的陶片、碎瓷、旧瓦、朽木,在集体共振中苏醒。它们本是历代守忆人遗落的信物,如今化作无数“忆灵”,破土而出,凝聚成人形轮廓,无声伫立于庙前。
更远之处,沙漠涌泉,海岛浮船,枯井开花。
而那三千铁甲行至山脚,战马突然跪地不起,士兵们摘下头盔,竟纷纷流泪。
为首将军颤抖着拔剑,欲斩前方虚影,可剑刃触及空气瞬间,自动断裂。
他抬头望山,只见云雾缭绕间,似有无数身影并肩而立??有挑担农夫,有补鞋老匠,有喂食流浪猫的小学生,有省下半馒头的少年……
他们不曾修炼,不懂法术,却以一生微光,筑成不可逾越的长城。
将军缓缓跪下,叩首三拜。
“我父……曾是流民,被一村妇施粥活命。我今日……不能毁她的道。”
大军撤退当日,阿木立于山顶,展开一封泛黄家书??是林小满临终前托人转交的遗嘱,他至今未敢打开。
此刻终于拆封,只见纸上空无一字。
唯有背面,用极小的笔迹写着: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我已经变成了风。
>若你听见某处孩童诵读善录,请替我驻足片刻。
>那就是我回家的声音。”
阿木折信入怀,仰首望天。
风过林梢,带来熟悉的琴音。
do……re……mi……sol……la……si……do……
新的一章,正在被千万人共同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