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第2页)
“此事拖得愈久,只怕言儿知晓后愈发难以接受。不如趁早将此事说明为好。”
沈夫人走到妆台前,抬手拆着发间的珠钗:“要说你去说,我不去。”
她不想见到女儿伤心落泪。
沈贵临在房中踌躇半晌,终是叹着气去了女儿的房间。
屋内烛火微暖,沈知言正倚在榻上看书,见父亲深夜前来,不由放下书卷,问道:“父亲怎么还未歇息?可是有事寻言儿?”
沈贵临细细打量她,见她气色比前些日子好了许多,唇上也有了血色,他心中稍安,却又因即将要说的话而踌躇起来,走到桌前坐下,沉默一会才开口:“言儿,为父想与你谈谈你与薛大公子的婚事。”
沈知言点头:“父亲且说。”
沈贵临斟酌着词句,缓声道:“言儿应也听闻了岳名堂着火一事,此番薛大公子怕是很难完全脱身,如今又被拘在宫中,也不知何时能回来。”
他抬眸打量着女儿的神色,继续道:“为父想着,不若就此退了这门亲事。当初定亲时,你本就不情愿,如今这般境况,不退婚,只怕你以后跟着受牵连。”
一听退婚,沈知言满眼喜色,激动地道:“若真能退了这门亲事,女儿自是愿意的。”
她当初应下这门亲事,不过是因着不愿父母为难。生在官宦之家,她自幼便知晓,一人的姻缘往往牵动着整个家族的命运。
这些年,她早已将那些小儿女的心思深深埋藏,养成了处处以家族为先的性子。
此刻听闻能退婚,她自然是高兴的,可这欢喜还未及舒展,便听父亲又迟疑道:“那。。。。。。若是退了与大公子的婚约,改与二公子定亲,你以为如何?”
改与二公子定亲?沈支言立刻皱起了眉头。
沈贵临好一会没敢出声。
沈支言回道:“父亲,女儿不愿再嫁。若能得自由身,女儿自是欢喜。可若要再入亲王府,不论对方是谁,女儿都不愿。”
她拒绝得这般干脆,沈贵临问道:“言儿,你且与为父说实话,你对那薛二公子,可曾有过心思?”
沈支言没曾想父亲竟还要追问,一时默然。她垂眸思忖片刻,没有正面回答,而是道:“闺阁女子一生皆系于家族,纵使竭力挣扎亦难挣脱。若能觅得两情相悦的良人倒也罢了,只怕遇上命里相克的冤家,莫说过得不如意,怕是连性命都要搭进去。”
前世她就觉得她与薛召容八字不合。
想起那老者所言,天穹之上有两颗相偎的星辰,若不分离,大祸难过。当时她守着星盘直至天明,却见那两颗星子始终相依,不曾分离半分,后来,他们就一起上了断头台。
也许这便是天命。
沈贵临默然,未曾料到女儿竟看得这般透彻,心中既愧疚又疼惜,终是涩然道:“今日为父去了趟亲王府,见了薛亲王,已将你与薛大公子的婚事退了,为父与薛亲王再三思量,商议多时,最终决定将你许给薛二公子薛召容,且已经改写了婚书。”
改写了婚书?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
沈支言不可置信地看着父亲,难怪她这一日总是心绪不宁,惴惴难安,方才见父亲神色躲闪,她还诧异。孰料他们竟背着她,私自改换了婚书。
“那薛召容可知此事?他可曾看过你们重写的婚书?他如何说?”她连声问。
沈贵临见她神色激动,忙回道:“他知晓的,且已向为父立誓,日后定会善待于你,绝不辜负。为父瞧着,他倒是诚心。。。。。。”
“父亲!”沈支言打断他的话,心中满是委屈,激动地道:“你们可曾为女儿想过?可曾尊重过我的意思?是,我是生在太傅府,身不由己,可难道我便是个物件,能随意交换转赠?您是我的父亲啊!纵使旁人刀架在您脖子上,您也该为女儿争一争。”
她深吸一口气,鼻子酸酸的,眼睛也红了:“女儿知道您操持这一大家子不易,更明白阖府几十口人的性命前程都系于您一身。可您若早些与我商议,又怎知我不会答应?可您这般瞒着我意义便不同了。女儿会伤心,会以为在父亲心里,我不过是个能随意推出去的人。”
“言儿莫要这般说。”沈贵临见她神色凄然,急忙解释道,“为父也是一时动容,那薛二公子两次救你性命,今日更是不顾安危为你吸出毒血。为父见他诚心可鉴,一时情急便应下了。”
沈支言惊问:“所以这主意是薛召容出的?
是他求您去退婚,再改将我许配给他,是吗?”
她见父亲没做声,心口蓦地一凉。
原来。。。。。。他也在欺瞒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