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第3页)
待管家退下后,鹤川望着仍如泥塑般的主子,喉头动了动,却终究无言。
鹤川心知薛召容一时难以接受,可细想来,太傅府这般选择也在情理之中。大公子是嫡长子,深得王爷器重,权势煊赫,前程似锦,嫁予这般人物,日后自是尊荣无限,更何况大公子经手的都是体面差事,哪像自家公子,尽做些刀口舔血的勾当。
为人父母,谁不愿女儿嫁得风光?
只是,想起
近日沈姑娘待公子的种种情态,分明也有几分心意。转眼却要嫁给长兄,日后相见还得唤一声“嫂嫂”,当真是造化弄人。
薛召容静坐良久,终是将信笺缓缓折好收入袖中,起身道:“备马吧,去西域。”
他说完,转身去内室更衣。
鹤川望着他挺得笔直的背影,忽觉今夜月色格外凄凉。
好凄凉。
公子这一生,终究是挣不脱这命数。眼下他所拥有的一切,皆系于亲王府。若王爷当真收回权柄,他便真成了无根浮萍。纵有经天纬地之才,终究是皇家忌惮的眼中钉。目前唯有倚仗王府庇护,方能在这腥风血雨中求得一线生机。若贸然反抗,怕是连亲王府的大门都出不去,就要命丧黄泉。
薛召容换了一袭玄色劲装出来,腰间佩剑寒芒更甚往日。鹤川忽地发觉,他腕间那串佛珠不见了,那是沈支言送给他的。
他竟摘下了?
莫非他当真要放手了?
——
四月初六,黄道吉日。天刚蒙蒙亮,一队长长的提亲队伍便沿着长安街迤逦而行。朱漆描金的礼箱足有二十八抬,浩浩荡荡铺了半条街。路旁的百姓纷纷驻足,交头接耳地议论起来。
“听说了吗?是薛亲王府的公子去向太傅府千金提亲呢!”一个挎着菜篮的婆子踮脚张望。
旁边卖糖人的老汉凑过来:“是大公子还是二公子?”
“这倒不清楚。”婆子压低声音,“连媒婆都没请,像是两家私下说定的。”
她指了指队伍中间那顶玄色轿子:“也不知里头坐的是哪位公子,真叫人猜不透。”
“多半是那位大公子吧。”挎着竹篮的妇人压低声音道,“那可是金尊玉贵的嫡长子,在王府最得脸面。至于二公子。。。。。。”她撇撇嘴,“听说整日冷着张脸,鲜少在人前露面。办的都是些见不得光的差事,哪像是会疼人的?”
旁边卖绢花的小姑娘插嘴:“可不是?若真得王爷看重,怎会连个正经官职都没有?不过是替王爷跑腿的罢了。”
挑担的货郎凑过来:“不过太傅千金配王府嫡长子,倒真是门当户对。听说那沈姑娘生得跟画里走出来的似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只是。。。。。。我有个亲戚在何府当差,听说何老爷子早有意让表兄妹亲上加亲。那何家表公子生得俊,学问又好,他姨母还是宫里的李贵妃。”
“好是好,可惜太傅府就这一个姑娘,不够分哪!”挎着菜篮的妇人咂咂嘴道。
旁边浣纱的女子轻叹:“到底是金枝玉叶的命,这么多才貌双全的公子任她挑拣。哪像咱们,随便配个粗汉都要当牛做马。”
卖炊饼的婆子闻言咧嘴一笑,露出缺了颗的门牙:“这就是命!龙配龙,凤配凤,咱们这样的麻雀,自然只能啄些谷糠。”她擦了擦沾着面粉的手,“要我说啊,那些贵人们也有贵人的烦恼。”
她话音未落,提亲队伍最前头的执事突然敲响铜锣,百姓们顿时噤声退避,只见那顶玄色轿子缓缓转向太傅府方向。
——
此番西域之行,薛召容与鹤川倒是颇为顺遂。二人抵达后便开始追查当初暗算薛廷衍的贼首。
那人乃是西域首领心腹,在域外颇有威望。原本与薛廷衍接应之事本该万无一失,谁知他竟临阵倒戈,抓了薛廷衍。自家儿子险些丧命,薛亲王岂能放过他们?
薛召容自少年时便替父亲料理这等见不得光的差事,亲王府那些刀口舔血的勾当,十之八九都落在他肩上。这些年下来,早已习以为常。
他与鹤川在城中暗访一日,循着蛛丝马迹,终是摸清了那首领藏身之处。此番带的人手皆是精锐,个个身手不凡。毕竟这一去,生死难料。
果然,那西域首领一见他们便知来者不善,立即召集麾下将士。霎时间,刀光剑影间打斗了起来。
薛召容一袭玄衣在敌阵中穿梭,剑锋所过之处,血溅三尺。鹤川紧随其后,手中长刀舞得密不透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