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第22页)
她摇了摇头,轻声道:“我想换一身衣裳,到嘉德殿去请安。”
赵月来的心骤然狂跳,贵妃想干的事情件件能把人吓上一跳,没有圣上陪着,太后娘娘这时候要是见了贵妃,恨不得将其生吞活剥,贵妃还要上前去触这个霉头!
第66章第66章
皇帝圣躬违和,太后一直很是挂心,虽然有时候也瞧不上赵王的做派,可焦头烂额时,身旁有这么一个儿子承欢,倒也得到些安慰。
她不愿意深想,国赖长君,太子虽未废黜,可是被皇帝这样对待,日后未必能服众,二皇子虽为嫡出,可生来体弱,不要说皇帝,就是她也无法满意,因此再瞧见眼前这个荒唐的儿子又难免心浮气躁。
“皇帝往越州平叛的时候,你这个做叔叔的就是监国,怎么不知道多在子惠身上留心些?”
太后想起仍被关在东宫的长孙,还是十分惋惜:“不要说沈氏无罪,就算是当真有罪,也该缓一缓,我和你阿兄平日是怎么包容你的呢?”
元朔帝在太子选妃这件事上出乎意料尊重了太子自己的选择,要说沈幼宜做她的孙媳妇,太后不觉得她能做得多好,但也不至于弄出这许多丑事。
赵王只觉冤枉,帮助一个十五六岁的太子监国和做他这位皇帝哥哥的傀儡那简直是天差地别,每日忙得焦头烂额还不称元朔帝的心,他就算猜到这个侄子近来情窦初开,也无力留心,更料不到五六年间会发生这许多事情:“太子同阿娘都不说这些话,我怎能晓得实情,贸然插手东宫的事?”
年后复朝,万物自有其归序。
向菱为姑娘收拾着桌上书册,将新近阅完的三本放回架上。
“姑娘,歇歇眼睛吧。”
向萍端来一盏酥酪,除了沈幼宜素日爱吃的几样点心,又多了一碟膳房新做的奶霜卷。每个拇指般大小,洒满糖霜,很合沈幼宜心意。
本以为又是无所事事的一日,未曾想用过点心,外头小丫鬟来禀道:“姑娘,四姑娘到了。”
沈幼宜翻过一页书,神色平静:“请她进来吧。”
“是,姑娘。”
向菱去院门迎客,留向萍在屋中侍奉。
“三姐姐。”
沈姗中规中矩一礼,难得的有些热络。
“坐吧。”
余光瞥见书架上整齐的书册,沈姗心里稍稍有了些底。
她还是晨起听王嬷嬷抱怨,父亲偏宠新回来的三姑娘,连古籍孤本都搜罗进了瑶华院。
沈姗笑道:“三姐姐这儿布置的,倒、倒有书香气。”
“有话直说便是。”沈幼宜轻拨茶盏,淡淡开口。
沈姗甚少有这般没话找话的时候,如今被戳破,略显窘迫。
她望入一双沉静的眼眸,几乎是下意识就发觉,三姐并非不给她留情面,而只是想尽快解决正题,就这么简单。
沈姗态度稍稍自然些:“年前夫子留了道课业,要撰一篇文章……”她环顾屋中,沈幼宜道:“都下去吧。”
“是,姑娘。”
房门合上,沈幼宜言简意赅:“论题。”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沈姗绞了绞帕子,整个年节她都为这篇文章辗转反侧,落笔实在艰难。
眼看着到了夫子给定的期限,还是撰不出个子丑寅卯来。
这样的事,母亲身边根本无人能帮她。家中两位姐姐原先在明安堂时,也没遇上过这般课业。
沈姗也是忽然想起沈幼宜先前所言,读过书,就差去考科举,才死马当作活马医。
毕竟先问这位三姐,比去外头找人沈易些。
“文章品第,你要几等?”
沈幼宜问得太过理所当然,以致于沈姗的语气都有些小心翼翼:“三姐姐,是能够帮我作文章吗?”
“可以,”沈幼宜开门见山,“不过你也得助我一事。”
三姐姐提出的条件极为简单,沈姗一口应承,像是生怕她反悔似的。
沈幼宜便去往书案后,铺开一张宣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