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第22页)
可只一眼,他莫名生出许多烦躁。
太子不是自寻烦恼的人,可鬼使神差,他竟又望了第二眼。
那是一种极复杂的冲动,不同于对太子妃理所应当的宠爱,他迫切地想对这位庶母做些什么,占有、私囚,哪怕见不得光、哪怕这会令他的妻子伤心,哪怕粉身碎骨,他依旧想那样做。
第57章第57章
沈幼宜的笑容淡了下来,她示意檀蕊从匣中取出一枚金钗,道:“我不想问力士陛下究竟要如何待我,只想问问这几日我不去伴驾,清平殿里有什么特别的么?”
她对皇帝偶尔长时间的冷待并不放在心上,半年不见的日子都有过,只是十来日罢了。
那内侍望着金钗,目露犹豫,倒不是这金钗已超出了他的期待,而是贵妃已经做过许多出格的事情之后,圣上并未伤到她半分。
翌日沈幼宜用过午膳,宁远伯府预备的马车已候在府门外。
沈幼宜带了向萍出府,除过车夫,另有三名侍从随行。
她其实没有什么特别要去的地方,马车悠然在街巷间穿行。
沈幼宜命车夫渐往繁华的商街去,她在狱中待久了,想去热闹的所在。
她不敢去寻怀月,唯恐叫帝王发觉,连最后一处沈身之所也无。
在德丰斋中包了些糕点果脯,还是原来的滋味。
她逛了几家原先相熟的铺子,远远望见云珮阁的招牌时,沈幼宜心下一动。
云珮阁是京中首屈一指的珍宝铺子,二层的华楼,各色首饰琳琅满目,虽则价贵,但备受京都贵女青睐。
马车停于云珮阁外,宁远伯府的侍从们得了些赏钱,按三姑娘的意思四散去吃杯茶休息。
毕竟主子们挑选首饰,总得要小半个时辰。
新客至,那出尘的姿沈叫掌柜愣上一愣,好一会儿后才顾及去打量衣饰。
他略一搭眼,便知姑娘出身必定不俗。掌柜搁了手头琐事,堆起笑上前迎客,交代小厮有什么好物只管奉上。
沈幼宜在阁中挑了两圈,到底是在京都享着盛名的,果然有几分底子。
坐到二楼雅间内,沈幼宜端了盏桂花饮,掌柜正不迭吩咐底下人将姑娘要的东西包起来。
“还请姑娘稍候。”晨起的阳光暖融融照着。
在约定之所等了一刻钟,太子的车驾到时,沈幼宜咬下了竹签上最后一颗糖葫芦。
山楂果酸甜可口,沈幼宜特意选了糖衣裹得最厚的。
马车并不显眼,此番他们出城是扮作米商,要去看春日的稻种,故而轻车简从。
沈幼宜登上马车,因是在外,只略略见礼。
太子殿下今日着月白常服,束发的玉冠改作发带,当中嵌了一枚明玉。
随行的护卫泰半在暗处,城门口,守将一见令牌即放行。
三月里春意渐浓,沿途见到不少官宦人家出城踏青的车马。
沈幼宜赏了会儿窗外景致,回眸之时,不经意间对上太子视线。
停了停,她道:“那丛桃花开得甚美。”
元朔帝随她所指的方向望去,桃花灼灼,如霞如云。
“的确如此。”他道。
随太子出京,差事不会轻松。向导策马在前引路,几日的工夫,他们行遍大大小小九处村落。
沈幼宜心中早有准备,昔年跟随太子南下赈灾时,她对这位殿下的行事风格深有体悟,沈不得半点懈怠。
一路察访,农户耕作有序,雨水丰沛,荒田开垦数为往年之最。户部职务未有疏失,一应土地测算造册无误。
到了第四日午后,马车在天水村郊稍作休憩。
远处一座村庙,唤做天齐庙,香火旺盛。十里八乡的百姓皆会来此请愿祝祷,据说灵验无比。寺庙内的钟声悠悠传来,引得人心绪沉静了几分。
沈幼宜有心去瞧瞧,横竖有闲暇,便请向导指了路,算是体察当地民风民俗。
元朔帝无可无不可,与她一道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