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五十四章 地利人和天时(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却说得如数家珍,仿佛自家后院一般熟悉。

至于那句“递过话了”,更是口气大得惊人。

长安城隍非比寻常,乃是初朝敕封的“十三省总城隍”,在凡界阴神中,也算排得上号的人物,便是天师府也不敢怠慢。

到他嘴里,竟成了可以随意“递话”的存在。

玄月真人心头一时波涛翻涌,目光却下意识地瞥向姜明身后,那根用白布缠得严严实实的长棍。

念及此棍的神异,再对上这人沉深莫测的神情。

她忽然觉得,或许,对方真有那份底气。

玄月真人将目光从那根白布长棍上收回,转而问道:

“这天上的事,居士自有章程。只是不知,这人间朝堂之上,居士家中可有方便?”

姜明闻言,先点了点头,复又摇了摇头。

“真人此话何意?”他反问。

他能洞悉天庭文书脉络,对这尘世朝堂却不甚了解。

玄月真人眸中最后一丝涟漪也平复了下去,心底反倒明澈了几分。

“居士有所不知,”她轻叹一声,语声如旧,“在这件事上,当今天子,怕是比我天师府还要提防三分。”

“典籍少有记载,却是我道门前辈口耳相传的一桩公案。”

她讲得不疾不徐,像是在说一桩与己无关的旧闻。

“前朝有位天子,出于私心,欲敕封一位无尺寸之功的宠臣,做一方城隍。诏书下了,庙宇建了,仪轨之隆重,百官皆去朝贺,好不风光。”

“怪,就怪在那尊请进庙里的泥塑金身。”

“庙门外,那神像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可任凭你如何抬,如何请,一旦到了庙宇门槛前,便无端沉如山岳,千百人推挪不得分毫。最后,就在万民瞻望之下,那泥胎忽然无风自裂,‘哗啦’一声,碎成了一地瓦砾。”

她说到此处,殿中几位道长皆是神色一凛。

这等事,在凡夫俗子口中是桩奇闻。

在他们这些修行人眼中,却是神道最直白不过的态度。

“此事,于神道其实无碍,可于那位天子的威信,却是影响甚重。彼时朝野震动,人心浮议,险些酿成大乱。自那以后,历代天子敕封正神,便慎之又慎。”

玄月真人看着姜明,话音里带上一丝沉甸甸的意味:

“我等举荐不成,不过是折些颜面;天子金口一开,却落了空,那动摇的,可是国本。如今的陛下,这等风险,怕是不肯轻犯。”

一席话说完,殿中只余那檀香袅袅。

姜明听着,一直没开口,只是垂着眼,不知在想些什么。

许久,他才抬起头,对着玄月真人,只是点了点头。

“尽人事,听天命罢。”

也就在此时,殿门外微微一响。

先前领姜明上山的小道童,细碎步子踩着檐影,进来躬身一揖,声音清亮:

“启禀诸位真人,姜锋师兄已在殿外候着。”

玄月真人紧绷的眉眼,似被这句话轻轻松开了些。

她袖摆一转,云气微荡:“带他进来罢。”

章节目录